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2025(发布版)

股票资讯 阅读:10 2025-04-10 11:40:05 评论:0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党中央在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写入中央文件,凸显其国家战略价值。《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低空经济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发展低空经济不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话语权、保障国家空域安全、服务民生需求的战略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最新发布的《2025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研究报告》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对我国58个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估。该研究创新性地从技术创新活力、市场开拓潜力、生态协同能力和政策赋能效力四个维度出发,设置了包含36项三级指标的LCDI评价体系,全面刻画了各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态势。

  评估结果显示,深圳市以90.0分的综合得分拔得头筹,其在政策赋能(95.3分)和生态协同(92.3分)两个维度表现尤为突出;北京市(85.8分)和成都市(85.5分)分列二、三位。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团队提炼出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多项典型特征:首先,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显著;其次,标准体系建设虽加速推进但国际参与度不足;再次,基础设施超前布局与产业配套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以及政策创新与场景应用呈现出良性互动的促进关系等。报告特别选取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北京市的"创新主导型"模式、杭州市的"需求反哺型"模式以及成都市的"链合试点型"模式等。这些典型案例展现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多元路径,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基于研究成果,报告提出四大政策建议:首先,实施全产业链支持策略,政府牵引完善市场化支持,全面提升产业协同生态效能;其次,建立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应用场景反哺研发创新;再次,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与智能化升级,构建"核心枢纽+基层站点"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最后,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低空经济技术基建的安全底座,以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为中心优化空域动态管理机制。这些建议将为各级政府制定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将有力推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 杨冠灿,黄阳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