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态跟踪:增量政策的愿望清单
随着关税冲击后市场的逐步企稳,当前我们正进入从稳市场到稳经济的接续阶段。稳市场的“先手棋”效果立竿见影,接下来做好稳经济的接续同样重要,这从近期国家层面一系列会议的频繁召开中已初见端倪。稳经济需要储备政策尽早与市场“见面”,否则下行压力的显现将造成二次风险。围绕总理所说的“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我们认为后续政策端有如下线索:
“打铁还需自身硬”:关税乱局下,稳经济更需要构建“内循环”的明确指引。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两会提出的“投资于人”含金量还在攀升——短期来看内需修复是稳定经济基本面的关键一环,长期来看“内循环”的构建更是一项经济战略调整。我们认为接下来政策将向两个方向发力、促进内需的企稳:
一方面,既有政策进一步加力扩容。比如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不仅可以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还能惠及更多居民。再如去年颇有成效的“两新”、已在部分地区落地的生育津贴,都将成为今年财政促消费的重要路径。
另一方面,挖掘服务消费中的“潜力股”。相较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当前我国服务消费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哪些服务消费领域有待挖掘?我们推测可能集中在当前居民消费支出占比偏低(潜能更大)、但又能较大幅度拉动价格整体回升(效果更好)的领域,这就意味着教育文化娱乐板块(含旅游、职业培训、文艺活动等)可能成为“首选”。
化解外部冲击:着重应对就业风险。我国工业行业外贸依存度超过10%(其中制造业部门更高,超过13%),出口下行风险将加剧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影响招聘需求。参考总理在4 月9 日座谈会的最新讲话,“及时推出增量政策”将重点锚定“加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
美国对华加征125%关税(新增有效税率超过100%),对规上工企营收同比的拖累约1.4 个百分点;按静态弹性估算,对应用工需求减少超过200 万人。考虑到2025 年新增城镇就业目标为1200 万人,关税落地对国内就业压力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应地,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将加大。细分行业来看,外贸依存度高、行业体量大的多为高技术制造业,如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汽车、运输设备等。
增量的储备政策,可能包括再贷款、财政贴息、减税降费等。2024 年,我国机电设备、车辆及运输设备的对美出口敞口分别为14.6%、8.6%。在美国按照最新税率对华加征关税的情形下,政策若充分对冲出口风险、维持企业稳定经营,增量支持力度需要达到1.2 万亿元以上。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美国贸易政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