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通胀数据点评:消费和关税的“正、负反馈”
事件:4 月10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 月通胀数据,CPI 同比-0.1%、前值-0.7%、预期-0.1%;PPI 同比-2.5%、前值-2.2%、预期-2.2%。
CPI 好转是对政策成效和预期改善的“正反馈”,但在整体价格水平仍较低迷、工业品价格进一步下挫的现实背景下,稳经济的政策接续依然关键。3 月CPI同比回升,一方面源自“两新”加力扩围的支持,另一方面或来自股市回暖下的预期改善,这都反映了前期政策的积极成效。考虑到外部关税的“超预期”、出口行业价格已出现下行压力,在一系列“稳市场”举措出台后,做好“稳经济”的接续同样重要。
随着“春节错位”和天气影响消退,食品和服务价格回暖,带动CPI 同比改善。我们在上月报告《CPI“转负”,这次有何不同?》中提到,“春节错位”和去年的低温、冻雨等极端天气对2 月CPI 同比读数造成了额外拖累。今年3 月,随着错位影响消退和天气转暖,CPI 同比降幅收窄至-0.1%,其中主要是食品和服务价格回暖较多,当月同比分别较上月回升0.2、0.3 个百分点。
核心CPI 同比“转正”,表明消费需求边际修复。
一是“以旧换新”扩围下,家用器具价格环比涨幅创新高。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家用器具品类补贴范围明显扩大,家电产品由8 大类扩围至12 大类,家装补贴适用老化改造、加大补贴力度。受益于政策带动,3 月家用器具价格环比上涨2.8%,为有数据统计以来新高。
二是交通工具使用维修、旅游等服务价格边际明显改善。交通工具使用维修包括交通工具的租用,可部分反映出行需求;3 月,该项价格同比边际回升2.3 个百分点至0.3%。相互印证的是,旅游价格亦大幅改善,同比降幅收窄8.7 个百分点至-0.9%。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已出台“促消费”政策更多聚焦于供给端,“稳物价”或需要政策在“增收”方面有更多作为。从2024 年7 月政策开始加大力度支持“以旧换新”的过往经验来看,补贴类政策带动“涨价”的持续性有待观察;以政策重点支持的汽车为例,2024 年8 月起交通工具价格环比连续回升、年末创历史同期新高,但自今年初以来,价格再度呈现走弱迹象。目前消费复苏瓶颈,仍更多在于收入端。
PPI 方面,关注关税冲击下出口行业的价格下行压力。3 月,PPI 同比降幅扩大至2.5%,主要是新涨价因素拖累较大。究其原因:
一方面源自国际大宗商品的输入性影响,3 月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导致国内相关产业链价格承压,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跌幅在各行业中居前。
另一方面部分出口行业价格的“负反馈”已经开始,和我们在报告《关税下出口:
已知压力和未知风险》中所提示的一致。具体来看,计算机通信、铁路船舶航空、汽车价格同比分别较上月下滑0.6、0.4、0.3 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