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行业深度报告:公募基金销售端展望:渠道优化在即,客户体验为王
平安观点:
格局变化:产品端ETF与债基扩容,渠道端代销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方面,2018年后权益型与债券型基金规模占比整体波动上行,权益型基金增长的驱动项从主动型转向被动型。近两年来股票ETF和债基是基金公司扩AUM的重要抓手,基金公司通过降费、渠道深度合作等方式抢占ETF市场份额。渠道结构方面,直销渠道优势主要在机构投资者和债券型基金,代销渠道可触达更多零售客户、权益和货基投资需求更强,个人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理解加深、以及权益资产配置需求增强,2018年起代销渠道取代直销、主导基金销售。目前三类代销机构市场份额银行>独立销售机构>券商,银行代销优势在于混合型、货基和FOF,独立销售机构优势在于货基和混合型,券商优势主要在以ETF为主的股票型和QDII。
费用变化:申购费内卷加剧,销售服务和客户维护费成收入压舱石。测算2023年销售渠道收入约738亿元,其中认/申购费占比8%、赎回费5%、销售服务费34%、客户维护费53%。测算银行渠道收入占比41%,独立销售机构33%,券商15%,直销9%。从各类费用的横向变动来看,基于保有规模收费的销售服务费、客户维护费更稳定,主导销售渠道收入。认/申购平均费率下行相对明显;销售服务费率目前产品间差异较大、未有明显下行;客户维护费分佣比例也相对稳定,24H1客户维护费收入或受主动型权益基金管理费率调降的拖累。
渠道展望:规范销售环节收费,重视权益产品长期客户服务。公募费改第三阶段将落地,要求规范销售环节收费,预计可能关注让利投资者、优化销售行为等。预计未来各类销售机构将着重关注投资者长期服务,基于保有量的销售服务费和客户维护费收入比重或将继续提升。产品方面权益与ETF产品仍将是布局重点,权益类产品服务能力重要性将凸显。基金投顾业务或将成为销售机构买方服务转型的重要抓手。
投资建议:费率优化短期内将一定程度影响各类销售机构业绩表现,公募持续扩容或将对冲部分降费影响。长期看投资者体验优化、销售机构生态改善是必经之路。头部机构具备流量、人才、经验、品牌等差异化优势,有望在行业由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的窗口期中筑高竞争壁垒。建议关注渠道能力突出的东方财富,权益产品服务占优的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旗下公募产品力强劲的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
风险提示:1)金融政策监管力度超预期;2)公募行业竞争空前加剧;3)宏观经济下行超出预期;4)资本市场行情波动较大,投资者风险偏好出现较大变化;5)部分测算存在主观性,仅供参考。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