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对等关税正式落地央行连续增持黄金
美国对中国征收“对等关税” 以及中国采取反制措施,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
对美国的影响:
1、加大通胀压力:加征关税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食品、服装、电子产品及日用品等日常消费品零售价格上涨压力增大。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对等关税”实施后,在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的情况下,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PCE)涨幅将扩大2.1%,美国消费者将成为关税的最终“买单”者。
2、扭曲资源配置:加征关税最终不仅影响终端商品价格,还通过产业链逐级传导推高生产成本。此外,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却导致汽车零部件等中间品贸易成本大幅上升,反而加剧供应链断裂与产业空心化风险,增大了重振本土制造业的难度。
3、冲击金融市场:美国政府发布“对等关税”后,美国股指期货出现大幅下跌,美元对欧元汇率明显下行,显示市场对关税干扰经济运行的担忧加剧,信心受到严重冲击。相关研究认为,“对等关税”及相关国家对美反制,可能拉低美国实际GDP增速1个百分点左右。
对中国的影响
1、短期进出口受阻: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会使中国对美出口商品成本增加,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规模可能受到一定冲击,部分依赖对美出口的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减少、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等问题,进而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中,大豆占总出口额的11.6%,是占比最大的单项商品;集成电路占6.1%,是第二大出口品类,其他主要出口商品还包括原油、血液和疫苗、飞机及零部件、汽车和车辆、玉米等。
2、推动产业升级:从长期看,外部压力也会促使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对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中国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降低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通过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来拉动经济发展。
3、政治层面:中国采取坚决反制措施,表明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定立场,有助于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尊重和信任,增强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也向国内民众展示了政府保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决心,凝聚国内民心和共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