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宏观周报:以我为主 扩大内需-宏观周报
国内宏观政策: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
过去两周(3 月31 日-4 月13 日)国内宏观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增长方面,中央层面政策包括出台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意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中央周边会议召开,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等。《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透露出货币、财政政策均有扩张空间,将坚决稳资本市场,将精准帮扶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企业等。
文章提出“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李强总理在座谈会强调,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加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
基建与产业方面, 政策聚焦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体育产业、推进虚拟电厂发展、建设北斗系统等。
货币方面,《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提出,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指向降准降息窗口已至,随时可落地。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东盟与中日韩财政和央行副手会表示,面对当前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挑战,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财政方面,财政政策涉及财政部向国有四大行注资落地、发布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通知。
金融监管方面,监管部门出台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等20 条措施、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等。中央汇金公司发布通知表示,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控和诚旸投资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中央企业股票;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同时,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两家央企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1800 亿元。央行、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也均表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贸易方面,近两周贸易政策主要围绕关税政策展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以来,美对中加征关税税率数次提高,而我国均相应予以反制。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现已达到 145%;4 月11 日,国务院表示我国对美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此外,中欧经贸谈判有新的进展。中欧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以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海外宏观政策:部分商品被豁免加征对等关税
海外政策关注美欧货币政策、关税政策最新进展等。关税的影响对美联储决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较大。鲍威尔表示,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可能远超预期,美联储有条件等一等,再考虑是否调整政策。多位官员的表态也持谨慎观望态度。
关税政策方面,最新进展关键为“暂停”和“豁免”。美国对全球的10%基线关税已正式生效,而越南、泰国、日韩等多国选择与特朗普进行谈判。特朗普表示,已批准暂停征收70 多个未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的国家的对等关税90 天。
欧盟也采取了暂停反制的行动。此外,中国部分商品豁免引发关注。4 月11 日,美方称,智能手机、路由器以及部分电脑和笔记本等产品将不再被纳入此前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的125%所谓“对等关税”范围内。
风险提示:国内外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国内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