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大级别行情的酝酿期
过去一周,全球关税摩擦仍在发酵。美方态度反复无常,对中国的关税持续加码,而对其余国家及地区则均给予了对等关税的宽限,这也使得市场对中美关税落地结果,分歧加大。
国内避险情绪密集释放,资产定价进入“混沌状态”
4 月7 日,上证指数、沪深300、科创50、中证1000 等重要股指跌幅单日达到7%-12%,但在随后的4 月8-11 日间,“国家队”托底作用下,股市情绪强势修复,四大股指累计涨幅达到4%-9%。“股债跷跷板”的作用下,4 月7 日10 年国债收益率单日下行9bp 至1.63%,但在后续四个交易日中,长端利率又重返至1.65%附近持续震荡。
债市收益率自低位回调,或存在两点担忧
一是美国受制于其国内的经济、金融、舆论压力,已初步向世界其余国家释放善意,中美能否在短期内启动谈判,缓和彼此间的贸易隔阂。我们倾向于,首先双方在短期主动缓和的概率可能不大。美国近期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差异化态度,表明其意图之一可能就是削弱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塑造新的全球贸易格局,同时降低对中国进口的依赖度。不过,全球贸易已然进入了产业链模式,美国可能难立即完全摆脱“中国制造”,但边际缓和可能需要等到美方通胀、失业率、经济数据等关键变量出现变化。其次,不同于2018-2019 年首轮“贸易战”的逐批次加征关税情形,本轮关税冲突中,国内出口面临全面大额关税压力,外循环冲击可能不再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会成为一个快变量。
二是国内政策刺激的应对手段。从权益和商品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对于增量财政政策存在较强预期,风险偏好提升。我们倾向于,二季度降准降息等“宽货币”政策或均不会缺席。外循环压力渐增,国内大概率进入“稳增长”阶段。参考历史经验,如2014-2016 年基建棚改“稳增长”、2020年及2022 年疫情“稳增长”,降准降息的落地时点普遍较早,且执行次数不止一次。
关税冲击下,季度级别的债牛行情正在酝酿
关税冲击之下,季度级别的债牛行情正在酝酿。不过短期可能经历调整,是较好的布局窗口。3 月及一季度经济数据密集公布,超预期的数据可能提振风险偏好,债市短期承压。除基本面因素之外,资金面的变化也至关重要。未来一周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提升至7000 亿元之上,叠加16日起即将进入税期资金准备期,资金体感可能会间歇性转差,或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债市利空情绪。
综合来看,债市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密集出炉的超预期数据与增量信息,市场风险偏好容易摇摆,对利率行情形成压制。但随后的主线可能依然是,关税带来的短时冲击或在二季度基本面数据中集中释放,由此降准降息都可能落地,利率仍处下行趋势之中。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