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五:“稳就业”的核心抓手?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4-14 21:32:26 评论:0

  近期,青年就业承压明显,失业保险支出持续提速,稳就业政策或亟待加码。本文基于就业与失业数据拆解,长期挑战与短期冲击,分析当前稳就业的核心和抓手,可供参考。

      就业压力攀升的症结所在?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结构性失业及关税可能带来的摩擦性失业拆分失业人群学历结构,初中学历群体占比较高,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占比持续提升。

      2017-2022 年,初中学历群体占失业人员比例均维持在35%左右,本科生与研究生群体占比自2020 年起持续提升,2022 年占比分别达15.5%、2.2%。

      本科以下学历群体或与农民工群体重合度较高,两者近年呈现出从制造业、建筑业流出,更多从事第三产业。初中学历群体多从制造业转向商业、服务业。2022 年失业前岗位为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占比达37.9%、较2018 年提升7.5 个百分点。农民工多从建筑业、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2023 年农民工从事批发零售和居民服务业占比均超10%。

      本科、研究生失业群体占比提升或主要缘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结构性失业。猎聘数据显示,2021-2023 年,房地产、互联网、教培的行业招聘需求收缩,分别下降3.9%、2.6%、1.8%。

      2023 年,教育、互联网、金融等吸纳的本科毕业生仍旧较多,教育吸纳比例超过13%。

      除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外,贸易摩擦或是后续稳就业不容忽视的风险点。2023 年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进口规模对美依赖度高于15%,且平均用工人数占比分别达 11.9%、7.9%、5.9%。稳固就业大盘,或需对其给予针对性支持。

      哪些领域吸纳或更多就业?新需求、新技术催生新就业岗位,灵活就业人数加速攀升长期就业数据显示,新需求、新技术催生新就业岗位,这在社会服务与生活服务领域表现突出。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重点领域。2023 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较2018 年提升2.8%,达33.8%; 53.8%的农民工和 83%的个体经营户从事于第三产业。

      网约车司机、外卖员、职业主播等新业态催生的灵活就业岗位,容纳了更多就业群体。近年灵活就业新职位就业人数近年加速攀升。2024 年,职业主播同比增长 157%。灵活就业规模快速增长,或缘于相关岗位招聘对学历要求更少、对累计经验时长要求更低。

      高学历群体也面临新岗位持续扩招、传统行业就业持续收缩问题。上市公司数据或能一定程度代表高学历人群就业情况。从分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员工数来看,2019-2023 年,电子设备、电器机械等新技术行业持续扩招,企业员工数平均增速分别为9%、8%、8%;黑色矿采、保险等传统行业企业员工数持续减少,2019-2023 年平均增速为-5%、-3%、-2%。

      当前稳就业的核心和抓手?加大对需求端服务业支持,同时缓解供给端技能不匹配问题由于高学历人群多为结构性失业,稳就业或重在缓解人才供给端与职位需求不匹配问题。

      近年新职业岗位,多为新消费与新技术结合诞生。但高校及社会相关专业培训的更新速度滞后,难以快速契合这些新岗位需求。近日,广州宣布支持高校毕业生进行带薪就业见习,这一政策或重在加大对毕业生校外职业培训支持,弥补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的差距。

      基于低学历、农民工群体持续流向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可缓解其就业压力。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每单位增加值对应较多就业人数。结合当前服务消费尚未完全修复、相关投资增速较低,加强服务消费供需支持或可缓解农民工等就业压力。同时,强化对灵活就业的政策扶持,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或能够助力失业群体平稳过度,加速再就业。

      个体经营户作为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典型代表,或需更多提振市场需求、降低经营成本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最新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小微经营者面临的主要经营压力来源于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成本较高。同时,2024 年三季度调查报告显示,小微经营者对成本减免、金融支持的政策需求较高,分别达47.4%、40.6%。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日期:2025-04-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