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理解特朗普政府战略意图:关税背后的博弈:“重塑”全球分配
核心观点:特朗普关税博弈的无序性导致短期判断和预测难度较大,而考虑到关税只是博弈的工具而非目的,本文从长期角度系统梳理了特朗普在政治、军事、投资、产业、科技、贸易、汇率七大方面的战略意图,以期系统理解特朗普“关税战”的核心诉求。同时,我们也看到特朗普整体战略背后存在着诸多矛盾,这意味着上述战略在长期也可能面临较强的掣肘和约束,故其持续性也可能受限。
美国关税政策“朝令夕改”,关税博弈无序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几乎称得上“朝令夕改”,使得全球关税博弈步入无序化局面。而目前来看,中美间关于关税税率的角逐基本结束于海关总署4 月11 日宣布将对美关税税率升至125%,且海关总署公告中还意味深长地称“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这意味着中美之间无休止的关税数字游戏已然告一段落。然而,考虑到卢特尼克和特朗普的最新表态,CBP 所公告豁免的半导体对等关税大概率是暂时的,美国仍然可以通过232 条款开启调查并进一步对半导体相关事项加征关税,甚至还可以将其推升到“国家安全”层面。而根据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的最新通知(正式发布日期为2025 年4 月16 日),美国即将对芯片和电子产品进口展开232 调查,此举或将为征收新关税铺平道路,我们预计中美间的贸易摩擦仍将持续发酵。
系统理解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意图:“对等关税”迅速开征又突然暂停,近期又出现部分豁免和再落空,这样的政策不确定性让市场很难在短期把握加征关税的节奏和幅度,因此我们建议从更长期的维度和政策系统性的角度把握特朗普政府的整体战略意图。综合特朗普上任前后重要的智库报告或政策文件背后的理念和工具,我们认为,特朗普当下最重要的诉求是在“美国优先”的战略思想下,通过改变全球分配体系来满足自身的战略需要。可以从以下七大方面来看:
1)政治层面:特朗普“攘外必先安内”,“美国优先”指引下美国进入战略收缩期;2)军事层面:美国战略收缩与中国崛起复兴交汇,战略重心加速转向印太;3)投资层面:美国投资审查机制进一步加强,中美投资关系或加速“疏离”;4)产业层面:美国希望巩固优势产业地位、补足劣势产业短板,关税、制裁均是手段;5)科技层面:人工智能成为技术博弈的核心战场,美国的“AI 曼哈预计划”或逐步推进;6)贸易层面:以“对等关税”手段试图极限施压,最大化谋取单边利益;7)汇率层面,随着“对等关税”落地,“海湖庄园协议”不再是纸上谈兵,特朗普政府或遵循“先关税、后汇率”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国际贸易体系的重构和美元汇率的重估。
特朗普战略意图背后隐藏的六大矛盾:特朗普政府在政治、军事、投资、产业、科技、贸易、汇率等领域均有一定的行动参考,“对等关税”只是其中的一环。然而,即使从整体政策系统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认为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战略背后也隐藏着六大结构性矛盾,这些矛盾既构成其政策推行的内在动力,也决定了战略实施的长期局限性:
1)矛盾一:国际政治层面,战略收缩与霸权维系之间存在矛盾;2)矛盾二:考虑到特朗普的反效率与反市场诉求,宏观经济联系的弱化与企业运作效率之间存在矛盾;3)矛盾三:美国既要创新又要反全球化,技术垄断与创新规律之间存在矛盾;4)矛盾四:“美国吃亏论”与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矛盾;5)矛盾五:美元霸权与汇率干预之间同样存在矛盾;6)矛盾六:特朗普行事风格凸显美国内政隐患,民粹主义下的“强人政治”与民众的真实诉求存在矛盾。
风险提示:(1)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2)美国二次通胀压力抬升;(3)美国政府债务问题失控;(4)新一轮“欧债危机”爆发;(5)欧洲政局动荡引发多重危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