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金融数据点评、政策回顾与前瞻:社融、信贷“开门红” 关注增长可持续性
摘要
2025 年4月 13日,央行公布了 3月和一季度金融数据:
(1)2025 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 15.18 万亿元,其中,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5.89 万亿元,同比多增 1.06 万亿元;(2)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3.64 万亿元,同比多增 0.55 万亿元;(3)3月M2同比7%,前值7%;M1同比1.6%,前值 0.1%;MO 同比 11.5%,前值 9.7%总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社融信贷总量均有增长,财政“靠前发力”效果显现,企业端资金有所修复。其中,信贷主要拉动项为企业短贷和票据数据修复明显,而居民端信贷需求有所走弱,消费短贷走弱、中长期货款在地产回暖势头边际减弱情况下有所降温。3月份财政发力带动财政支出上行,同时伴随需求端处于回暖态势,从而带动M1增速拐头向上,企业和个人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M2 与 M1 剪刀差明显收窄。往后看,尽管短期市场信心有所修复,但是鉴于内外部不确定性仍存,有效需求修复情况仍待观察。
2025年货币政策总基调延续“适度宽松”,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择机降准降息”需要考虑国内需求恢复持续性、国外“对等关税”等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扩张的财政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以及楼市股市波动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通过“财货”配合发力提振内需。
从债市角度看,债市利率仍有下行空间,需关注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信用风利差波动情况。一季度货币政策掣肘因素是汇率,在“对等关税”政策下,美国衰退概率增加,降息预期升温,为国内政策利率下降打开空间,债市利率仍有下行空间。此外,当前中美摩擦存在不确定性,对部分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收入、利润等方面形成冲击,短期信用风险或有所增加。后续重点关注关税摩擦进程、经济复苏持续性以及政策修复频率和力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