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缩量等方向
复盘与思考:
4 月15 日,基本面数据短暂空窗,股债两市均有所降温,缩量盘整,各大股指涨跌幅多收窄至1%以内,债市多数个券单日利率变化变动幅度不及1bp。
复盘各类资产表现,股市,大盘股指多数收红,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红利小幅上涨0.15%、0.06%、0.48%;科技行情稍偏弱,科创50、科创综指、恒生科技下跌0.78%、0.50%、0.67%;小盘概念内部分化,中证1000、中证2000 下跌0.41%、0.05%,万得微盘股指上涨0.41%。债市,1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0.5bp 至1.67%,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小幅上行0.3bp 至1.86%,10 年、30 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02%、0.03%。
商品方面,贵金属维持强势行情,沪金、沪银分别上涨0.24%、0.79%,纽约金、纽约银分别上涨0.35%、0.43%;工业金属涨跌互现,且不同市场定价也存在差异,如沪铜上涨0.16%,纽约铜、伦敦铜则下跌0.31%、0.52%。国内其他商品方面,黑色系表现同样分化,螺纹钢、热轧卷板、沥青分别下跌0.19%、0.34%、0.12%,铁矿石、焦煤则上涨0.99%、0.72%;玻璃价格下跌0.44%。
国债大额缴款叠加MLF 到期,日中资金面小幅收敛。央行逆回购续作1645 亿元,仅填平今日的逆回购到期缺口,MLF 一端还有额外的1000 亿元资金到期,叠加今日国债净缴款规模高达3400 亿元,盘中资金压力边际提升。早盘非银隔夜资金成本开于1.65-1.70%,不算特别低,随后缓慢攀升至1.70%之上并且维持,直至尾盘资金才出现转松迹象,非银隔夜成本回落至1.60-1.65%一线。全天加权来看,R001、R007 分别为1.71%、1.73%,隔夜利率较前一交易日上行约4bp。
资金体感不算舒适的背景下,短端表现不强,3 年及以内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2 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04%。长端利率,市场情绪非常纠结,难上难下。外围关税仍纠结,据彭博新闻,特朗普政府通过启动由商务部牵头的调查,推进了对半导体和药品进口加征关税的计划;但与此同时,特朗普又表示,他正考虑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关税实施临时豁免;美方的举棋不定使得市场在关税激化与钝化之间,难做方向判断。内部等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3 月社融、出口数据双双超预期增长,为一季度GDP 同比打开了想象空间,市场或更倾向于数据落地后再相机抉择。
反映在债市成交上,今日国债成交大幅缩量,共计5441 笔(前一日为6211 笔),其中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仅成交685、961 笔(4 月以来高点为1790、2104 笔)。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10 年国开活跃券,但相比过去几日,该品种成交也在缩量。
往后看,利率选择方向的时点越来越临近。首先,4 月16 日上午10 点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 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果GDP 数据较强,可能强化市场风险偏好。其次,15 日晚间总理称“要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着力推动‘好房子’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市场对于楼市的政策预期可能也会干扰债市节奏。利率如有调整,可能都是补仓的机会。对于债市而言,本周经历的主要是利空出尽的过程,上的越高,下的越多。
权益方面,市场观望情绪也渐浓。万得全A 小幅回调0.1%,日内走势以横盘震荡为主;全天成交额1.11 万 亿元,较昨日(4 月14 日)缩量2024 亿元。缩量横盘意味着买盘和卖盘意愿同时下降,且暂无一方主导行情。
这反映出市场在经历了接近一周的修复行情后,观望情绪逐渐酝酿,或许在等待增量信号。从当前情况来看,能够驱动资金参与意愿回升的信号可能有三个。一是政策信号,例如我国稳增长政策或美国关税政策;二是基本面信号,例如即将发布的3 月经济数据,可以对顺周期逻辑作验证;三是行情信号,例如市场放量上涨,意味着资金情绪有所升温。
大盘品种更受资金青睐。从巨潮风格指数表现来看,大盘价值指数上涨1.02%,且成交额并未明显变化;而大盘成长、小盘价值和小盘成长指数分别下跌0.25%、0.18%和0.35%,且成交额明显缩量。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大盘指数成交额明显放量,例如沪深300ETF 华夏和上证50ETF 分别放量22.71 亿元和15.07 亿元,同时分别上涨0.03%和0.22%,指向这些ETF 可能迎来了一定程度的资金流入。
行业“高低切”特征明显。上周显著修复的板块包括农牧(关税反制逻辑)、消费&地产(稳增长政策预期逻辑)和科技(自主可控逻辑),代表行业包括农林牧渔、商贸零售、食品饮料、房地产和电子。而今日除食品饮料外,这些行业均缩量回调,且跌幅相对靠前,指向市场继续博弈大跌修复的意愿边际减弱。同时红利行情走强,中证红利上涨0.48%,其中SW 银行、公用事业分别上涨1.50%和0.62%,反映市场避险情绪边际升温。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0.23%,恒生科技下跌0.67%。南向资金净流入72 亿元(港元,下同),从十大活跃个股来看,腾讯控股、美团和中国移动南向资金净流入额靠前,分别净流入7.48 亿元、5.24 亿元和4.03 亿元;而中芯国际、小米集团和阿里巴巴则分别净流出7.92 亿元、5.28 亿元和2.19 亿元,暂未体现出明显的交易思路。性价比来看,AH 股溢价指数(HSAHP.HI)由4 月9 日超过140 的高点下降至135,指向港股相对于A 股的性价比在下降。
整体来看,市场观望情绪逐渐酝酿,或在等待增量信号。今日晚间,新华社发文《李强在北京市调研时强调: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李强总理强调“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释放(房地产)市场潜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可能推动资金博弈稳增长政策预期的意愿提升。同时,科创行情分歧加剧,后续的修复过程可能伴随一定的波动。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