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中国劳动供给弹性估算(更正重发)
劳动供给弹性是指劳动供给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通常通过计算劳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的比率来衡量;是研究一国经济变化的重要指标,其关系到消费与劳动、居民和政府等各部门,是解决消费不足、完善改革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分为全国口径、城镇口径来分析劳动供给弹性。全国口径是从资金流量表中得到所有劳动报酬,并根据全国就业人数来测算劳动工资;城镇员工的劳动时间大部分已经公布,农村劳动时间我们按照每周30 小时计算,利用城镇就业占比作为权重测算全国每周劳动时间。再考虑人口结构、教育程度测算劳动供给弹性。
考虑了全国口径的中国劳动供给弹性为0.06,城镇化后的城镇劳动供给弹性为0.2,均低于部分OECD 国家水平(加拿大0.38、荷兰0.25、美国0.28)。
通过比较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也可以发现中国的高劳动供给特征。这与边际消费倾向偏低相一致,反映了中国居民的劳动-休暇偏好。
低劳动供给弹性让政府减税刺激消费的效果不理想,我们建议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以改变“高劳动供给-低消费倾向”的现状。
风险提示:统计数据不全;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模型假设较现实条件更严格;模型本身与真实世界存在偏差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