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积极扩大内需 平衡内外部经济
4 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将讨论经济工作。特朗普关税给外需带来巨大不确定性,预计宏观政策应对更加积极,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定向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就业、守住民生底线,并且把扩大内需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协同发力。
年初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1 季度GDP 同比增长5.4%,延续去年4 季度以来回升向好态势,为今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基础。
去年4 季度以来,扩内需政策发挥效果。“两新”政策支持下,家具、通讯器材等品类商品零售和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加快。1 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较去年4 季度加快。与此同时,1 季度出口同比增长6.9%,仍保持较快增长。
外部风险加大,2 季度经济增长面临冲击。4 月2 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计划,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全面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包括对中国征收34%的关税。截至4 月10 日,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总额提高至145%。2024 年中国对美国出口5247 亿美元,占国内GDP 比例2.8%。高额关税将降低中国对美国出口,给我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由于特朗普政策多变,对我国经济影响程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们判断宏观政策应对会是一个相机抉择的过程,在主基调积极应对的前提下,具体措施走一步看一步,灵活应对。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扩大内需。尽管1 季度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但是价格仍在下跌,GDP 平减指数连续8 个季度负增长,超过1998-1999 年7 个季度下跌时间,反映总需求仍然偏弱。2024 年货物贸易顺差占GDP 比例5.2%,为2009 年以来次高水平,仅低于2015 年的5.3%,内外部经济不平衡程度仍然较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十大工作任务首位。随着外部冲击加大,国内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扩大内需。
财政政策需要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支出进度和发债节奏,下半年可能需要追加财政预算。今年财政政策力度较去年加大,财政预算安排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4%,比去年提高1 个百分点;广义政府融资占GDP 比例8.4%,比去年提高1.5 个百分点。应对外部冲击,需要加快支出进度,加快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压力可能加大。今年1 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1%,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1%,均低于预算增速。今年财政收入可能低于预算,下半年可能需要追加财政预算。
货币政策可能再次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有空间。和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更具灵活性。1 季度货币政策相对谨慎,一方面是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另一方面是为应对外部风险预留空间。未来几个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可能再次降准降息。由于央行仍然考虑维持汇率和银行净息差稳定,降息空间可能受到一定制约。关税主要给出口部门造成较大冲击,结构性货币政策也可以发挥作用。
帮助外贸企业度过难关,稳定就业,守住民生底线。特朗普关税主要给出口企业造成较大冲击,给出口企业就业带来压力。未来几个季度,需要加大对受关税冲击企业和困难人群支持力度,守住民生底线。类似于疫情期间政策应对,可能针对困难企业阶段性减免税收和社保,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支持和培训服务等。
扩大内需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文化体育等民生服务,有利于增加民生福祉,促进消费。二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改善营商环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破除地方保护,有助于发展国内市场,促进国内需求。三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开放有助于增加国内进口,吸引外资,推进合作共赢。
风险提示:外需快速下滑,国内政策对冲力度不足。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