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港股市场企稳了吗?
本周重要事件:(1)国内视角: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其中,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同比增长 6.3%,对 GDP 增速拉动力度较大;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 10.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0.2%,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7.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5.8%,增速均超过GDP 整体增速。此外,房地产业同比增长 1%,对GDP 增长的贡献为正。(2)海外视角:美国商务部4月14日在《联邦公报》发布的两份通知中宣布,其已于2025年4月1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发起针对进口半导体和药品的两起232国家安全调查。美国3月零售销售环比升1.4%,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大增幅,预期升1.3%,前值升0.2%。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 21.5 万人,预期 22.5 万人。但市场对美国未来经济走势仍存担忧。随着特朗普关税影响逐渐显现,加上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家庭面临的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消费者缩减支出,进而引发经济成长放缓甚至衰退。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1)行情表现:本周(4月 14 日至 4 月 18 日),全球主要权益指数涨跌互现。本周港股三大指数表现居中,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30%,报收21395.14点,科技指数累计下跌 0.27%,恒生国企指数累计上涨 1.23%。(2)港股行业层面: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本周仅工业下跌,其余 11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均上涨。其中,金融业、综合企业、原材料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4.39%、4.34%、4.07%;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涨幅较小,分别上涨0.54%、0.55%、0.65%。(3)流动性: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 2127.81 亿港元,较上周下降 2149.71 亿港元。本周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的日均值为12.11%,较上周下降2.02个百分点。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 231.85 亿港元,较上周下降 590.68 亿港元。(4)估值与风险偏好:截至 4月17日,恒生指数的PE、PB分别为 9.6 倍、1.02 倍,分别较上周五上涨 2.49%、2.50%,分别处于 2019 年以来 42%、55%分位数水平。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14BP至4.34%,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率为 6.1%,为 3 年滚动均值-1.1 倍标准差。10 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0.46BP至1.6522%,从而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率为8.8%,为均值(3 年滚动)+0.2 倍标准差。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中长期来看,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各国关税协商谈判结果以及关税落地情况。同时,我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以对冲外部冲击的影响。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投资价值仍然较高。配置方面,短期内建议关注贸易依赖度较低以及股息率较高的板块,主要有金融业、能源业、电讯业、公用事业、必需性消费、房地产等行业。中长期仍然看好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消费板块,以及自主可控程度提升的科技板块。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效果不确定风险;关税政策扰动风险;市场情绪不稳定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