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渐进拉久期的窗口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4-20 21:15:42 评论:0

  过去一周,“分歧”成为债市的关键词,多空双方均有自己相信的逻辑,但目前任何一方可能都无法做到在单一方向上孤注一掷,这也使得债市收益率进入难下但也难上的状态。

      “确定性”致胜

      分歧行情中,消息面的扰动容易被放大,进而影响投资者原本的判断。在这一环境之中,捕捉不断强化的确定性变量,或是致胜关键。

      宽松的资金面叠加不时发酵的降准降息预期,关税拉锯之下的谈判慢变量与经济影响快变量,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使得债市收益率易下难上。

      加码政策属于外生冲击,在政策没有落地之前,可以留有一定久期空间,以应对可能的不确定性,我们依然维持二季度大级别行情正在酝酿的观点。

      资金宽松是4 月以来的稳定利好

      3 月央行态度较1-2 月已出现明显转变,如3 月税期走款期间,央行给予超额投放,以缓解资金压力与大幅调整(17 日)对债市带来的冲击。

      相似的呵护行为在4 月税期前重现,且启动时点更为前置。从资金利率视角来看,4 月以来R001、R007 利率中枢分别为1.72%、1.77%,银行间融资成本基本脱离了1-3 月的极端状态,重回2024 年“924”至2025 年1月中上旬相对宽松的资金面环境。

      与此同时,择机降准降息的预期,对于债市多头相对有利。因为降准降息真的落地,往往属于利多出尽,债市容易陷入短期调整之中。而不断择机,落地时间推后,债市下行行情反而持续的时间更长。

      关税博弈,可能是一个漫长过程

      中美关税博弈,不排除会有言语措辞上的缓和,但是到谈判、以及取得实质性进展,仍需要时间。毕竟率先进入谈判的欧盟和日本,都表示进展缓慢,双方的立场仍有较大差距。

      短期内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可能依然处于恶化之中。虽然中美媒体均称特朗普态度开始软化,双方存在会谈可能;但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美国拟对中国建造和运营的船只实施征收新港口费的计划,其中大部分新措施将在今年10 月中旬生效。与此同时,国内多家航司也已暂停接收波音飞机。

      接下来,中美两者关系如果未有实质性缓和,阶段性“脱钩”后的基本面变化可能会成为关键定价变量。从集装箱吞吐量、港口处理的货物量、流通生产资料价格等高频指标来看,加征关税的影响逐渐显现。

      不确定性是政策加码的方向

      过去一周内,市场发酵了关于地产刺激的预期。在外需受到严峻挑战的背景下,短期地产刺激政策的确有可能也有必要出炉,这也是市场对于棚改重启、万亿收储、房贷降息的猜想来源。不过,参考历史,政策落地的节奏可能逐级递进,并且与降准降息、财政安排等措施并行实施,而非在地产单领域一次性释放。

      渐进拉久期

      落脚到债市策略,不论刺激政策如何落地,我们可以做的应对是留有空间。从当前基金的久期来看,相对偏低,如利率债基久期中枢已回落至3.45 年,接近2024 年初以来均值水平,体现出交易盘仍相对谨慎。下周(4 月21-25 日)或进入比较好的拉久期窗口,市场可能还在等待30 年特别国债首发的结果,不过随后就是4 月的PMI 数据,交易主线可能进入关税对基本面的冲击,因而留给市场拉久期的窗口也不长了。

      从品种上看,过去一段时间调整幅度更大的品种,或均是好的选择。

      其中可以重点关注超长端,新一批特别国债提前落地的信息使投资者行为偏谨慎,30 年国债收益率短期上行幅度更大。参考去年经验,超长特别国债发行对债市的最终影响可能不大,因此越调整,这一期限段性价比就越高。10 年品种方面,近期10 年国开品种流动性极佳,滚动10 日累计换手率稳居150%之上,且国开债今年供给相对温和,不容易受到单期发行规模上量造成的短期波动影响,也是不错的选择。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肖金川/谢瑞鸿 日期:2025-04-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