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市场点评:情绪回暖博弈分化加剧 绩优股获资金聚焦
行情回顾:1)指数层面:4 月18 日北证50 收涨2.0%,成交额达346.6 亿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9 亿元。2)个股层面:当日北交所265 家公司中191 家上涨,1 家平盘,73 家下跌,2 家涨停。其中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
广咨国际(+29.98%)、创远信科(+29.97%)、民士达(+19.74%)、广脉科技(+15.78%)、富士达(+15.59%)。跌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太湖雪(-14.73%)、骑士乳业(-13.87%)、秋乐种业(-13.45%)、欧福蛋业(-13.28%)、润普食品(-13.24%)。
新闻汇总:1)上交所召开商业航天产业座谈会为新质生产力注入“资本引擎”;2)国家能源局发布1-3 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重要公告: 1)纳科诺尔:实现营业收入10.54 亿元,同比增长11.42%,实现归母净利润1.62 亿元,同比增长30.65%,实现每股收益1.48 元,同比减少20.0%。
投资建议:当日北证50 指数收涨2.0%至1328.89 点,成交额346.6 亿元(环比+11.5%),市场情绪回暖但资金仍处存量博弈。板块分化显著:消费内需方向中食品饮料及跨境电商延续强势,政策催化下估值中枢上移;半导体材料、航空复合材料等进口替代领域活跃,反倾销调查及供应链安全逻辑强化;低估值、高分红防御性标的受资金青睐,如民士达。流动性方面,主题博弈特征仍存,但成交额集中度下降,显示资金向二线绩优股扩散。政策层面,商务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码内需替代,功能性食品(魔芋、蛋制品)及跨境物流受益;国产大飞机C919 获东南亚订单,供应链国产化率提升至60%,芳纶纸、钛合金等核心材料替代窗口打开;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光刻胶、封装基板等环节自主可控紧迫性提升;北交所制度红利持续释放,920代码切换提升板块辨识度吸引机构资金,程序化交易新规优化市场生态,但需关注IPO 提速与流动性平衡。投资策略上,建议机构围绕“内需替代+科技突围”双主线布局:政策确定性方向优先配置消费(食品加工、跨境电商)及国产替代(半导体材料、航空复合材料),关注年报季业绩超预期标的;防御性品种筛选低估值(PE3%)、现金流稳健企业;主题弹性机会聚焦新质生产力(AI+机器人、氢能、储能)及并购重组(现金储备充裕、产业链整合标的)。需警惕外部扰动(美联储加息预期、关税反复)及流动性分层风险。当前北交所处于外部扰动加剧背景下的政策与产业共振期,短期可把握低估值绩优股增配机会,中长期看好专精特新企业估值重估,建议利用市场波动优化持仓结构,平衡防御与成长。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北交所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