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周报:首期注资特别国债将发行,关注银行一季报披露
银行板块表现优于市场: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59%,银行板块上涨4.04%。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4.56%、+3.49%、+4.32%、+4.77%。个股方面,42家上市银行均上涨,重庆银行(+8.79%)、浦发银行(+7.35%)、渝农商行(+7%)、青岛银行(+6.8%)、上海银行(+6.22%)涨幅居前。截至4月18日,银行板块PB为0.69倍,股息率为6.33%。
首期国有大行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在即,稳步推进增资落地:4月17日,财政部宣布拟发行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一期)(5年期)。具体来看,本次注资特别国债品种为5年期固定利率付息债,面值总额1650亿元,自2025年4月25日开始计息,4月29日起上市交易。3月末,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公布资本补充定增预案,增资规模分别为1050、1650、1200、1300亿元,并由财政部主导认购,有利于帮助银行优化资本结构,应对息差收窄、利润增速和内源资本补充放缓压力。我们认为随着首期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增资落地,国有大行风险抵御和信贷投放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面对当前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资落地有利于保持我国金融系统稳定性,有望配合两重两新等扩内需增量政策落实,并结合未来科技、消费、外贸等重点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加强相关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助力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设。
2025年首份上市银行一季报发布,零售风险边际修复:平安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公司营收同比-13.05%,归母净利润同比-5.6%,降幅较上年有所扩大,主要受累其他非息收入下降较多。公司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2.07%,同比-1.29pct。2025Q1,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9.42%,降幅较上年收窄。息差企稳态势显现,公司年化净息差1.83%,较上年末-4BP,降幅环比收窄,主要受益于负债成本显著优化。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各项贷款重回扩张区间,较年初增长1.28%;各项存款实现平稳增长,较年初+3.67%。2025Q1,公司非息收入同比-19.78%,增速较上年由正转负,主要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295.9%拖累,但中收降幅有所收窄。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1.78%,较上年末下降6.5pct。零售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均有改善,分别较上年末-2.16%、-7BP,预计主要受益于个人客户还款能力有所修复,以及公司持续优化零售客群和资产结构并推进存量风险化解;其中,信用卡、按揭贷款不良率下降,消费、经营贷不良率小幅上升,但不良贷款余额均较上年末压降。
投资建议:大行注资首期特别国债即将发行,稳步推进增资落地,有助增强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助力实体经济。降准降息预期增强,低利率环境延续,叠加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资金避险属性提升,银行股息率性价比凸显。市值管理深化,中长期资金力量壮大,推动银行红利价值兑现。一季度经济平稳收官,基本面积极因素累积,利好银行信贷投放和资产质量。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维持推荐评级。个股方面,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邮储银行(601658)、江苏银行(600919)、常熟银行(601128)。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利率下行,NIM承压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