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周报: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成功举办,打开应用想象空间
正文摘要:
上周SW机械设备指数下跌0.73%至1534.65点,涨跌幅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位,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1.31个百分点。截止到2025年4月18日,SW机械设备板块滚动市盈率为35.45倍(整体法,剔除负值),相对全部A股的溢价率为97.26%,较前期有所下降,仍高于2010年以来85.03%的中位数水平。自动化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工程机械、轨交设备板块滚动市盈率分别为53.15、46.18、43.04、22.00、20.32倍。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成功举办,提升应用想象空间。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于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行,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20支机器人团队参赛,比赛跑道包含平地、坡道、裂缝路、弯路等多种地形,6支机器人队伍最终成功完赛,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夺冠,其最高峰值速度达到全球领先的12km/h,搭载了全球首个实现“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打通了任务规划到运动控制的全链路。此次人形机器人马拉松不单纯是速度的比拼,更是一场由实验室转向真实环境的压力测试,对人形机器人鲁棒性、耐久性形成极大考验。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具备完成长续航稳定运动的能力,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已经初步具备由单纯娱乐场景向物流分拣、配送、巡检、安防、救援等应用领域渗透的潜力,进一打开了更多商业化场景的想象空间。
关键技术瓶颈尚需突破,政策驱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提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基础器件、识别算法、新材料与新结构等领域的技术已基本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产品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在此次人形机器人马拉松中大部分队伍未完成比赛,出现了未成功起身、跌倒、路径偏离等一系列现象,表明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关节强度、运动控制算法、能耗管理等技术领域仍存在一定的瓶颈和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尚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加速态势。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热度的持续提升,2023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强化顶层设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当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陆续制定了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及相应保障措施,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在政策支持叠加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导致市场需求不足;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加剧引致的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