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产业链专题报告:快充已成大势所趋,产业链迎发展机遇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4-30 14:59:03 评论:0

  投资要点:

  充电桩仍存较大缺口,快速补能需求凸显。截至2024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同比增长53.85%,车桩比为2.4:1,充电桩供需缺口仍较大。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缩短充电时间是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和补能焦虑的两大关键途径。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不断突破。与此同时,充电时长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痛点。大功率快充是解决补能焦虑的最重要方式。当前公共充电桩仍以低功率为主,快充渗透不足。为了缓解潜在消费者的补能焦虑,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大力发展快充桩已成大势所趋。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层面持续积极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大功率快充技术研究和加快推广应用。

  高压快充推广条件渐趋成熟,有望迎来快速放量。实现大功率快充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大电流快充技术,二是高压快充技术。相较于大电流快充,高压快充具有高效充电SOC区间更大、充电功率峰值更高、技术难度相对较小、成本相对可控等优势。高压快充技术已成为引领快速补能的主流趋势。近年来国内外主流车企加快推出高压快充车型,高压快充车型在中高端市场的渗透率持续上升。随着头部企业引领快充技术持续迭代,推动快充技术逐渐向中低端市场渗透。预计未来2-3年高压平台将成为中高端电动汽车的标配,并向主流市场持续渗透。同时,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兆瓦级超充技术崭露头角,高倍率电池快充技术持续获得突破。高压快充产业链需求有望迎来快速放量。

  高压快充发展驱动产业链系统性升级。高压快充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电动车三电到充电桩到电网层面需要进行系统性升级,对桩端和车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材料体系和核心部件的迭代升级将带来整体价值增量。在桩端,主要体现在对大功率充电模块的需求增加以及对大功率充电时的热管理要求更高,液冷技术更为适配。在车端,主要体现在对高压组件大三电小三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车高压架构

  主要部件迭代升级体现在SiC功率器件替代IGBT趋势,高压系统零部件安全性能升级,以及电池材料体系迭代升级等方面。

  投资建议:在政策强力支持、技术快速迭代和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共同驱动下,快充领域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产业链需求正迎来快速放量的发展机遇。建议关注高压快充产业链相关受益环节的领先企业:盛弘股份(300693)、沃尔核材(002130)、宁德时代(300750)、天奈科技(688116)、宏发股份(600885)。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高压快充车型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大功率快充桩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东莞证券 黄秀瑜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