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大类及商品月报:关税短期冲击暂缓 关注衍生影响
策略摘要
商品和股指期货:短期中性;等待基本面或货币政策破局。
核心观点
宏观
关税短期冲击暂缓。近期美国和非美的关税谈判有所推进,我们所跟踪的15 个国家中,印度、韩国与美谈判存在积极进展;日本两轮谈判未决,5 月再议;而中国商务部首次表示“美方通过多个渠道主动传递谈判意愿”。在关税谈判有所推进下,近期宏观并不存在剧烈变量,首先是4 月9 日起计的美国关税加征延后至7 月8 日;其次是目前美国政府临时开支法案将截止至9 月30 日;最后则是经济并未明显承压,而通胀温和放缓的背景下,也很难看到美联储主动加速宽松步伐。7 月前宏观预计更多围绕经济事实验证展开。
中观
“抢出口”结束,重回去库周期。2024 年11 月-2025 年2 月“抢出口”支撑中美补库,这主要是受关税预期下的“抢出口”支撑,随着全球关税博弈的加剧,全球将重回去库周期。而中国4 月制造业景气度明显承压,原材料回升,中间品、设备、消费较上月回落,原材料领跑大类行业。4 月绝对值最高的4 个行业为有色、专用、黑色、服装;环比最好的3 个行业为有色、非金属、黑色。
微观
商品短期情绪冲击缓解,长期关注滞胀配置。从2018 年的关税复盘来看,加征关税事件呈现先交易需求下行,后交易通胀上升,对于黑色、有色等工业品需要警惕来自美股调整的情绪冲击。而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关税带来的价格上行波动概率更大,此外还可以关注豆棕价差的变化。能源方面,中期基本面供给偏宽松看待。黄金的确定性较强,本轮关税冲击下黄金仍表现坚挺,后续去美元化和海外滞胀叙事均支撑金价。
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能源板块上行风险);全球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资产下行风险);美联储宽松不及预期(风险资产下行风险);海外流动性风险冲击(风险资产下行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