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资产月报(2025年5月):持续应对海外政策的不确定性
平安观点:
国内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产需两端进一步恢复,消费回暖,先进制造业高景气延续。从基本面看,一季度实际GDP 同比增长5.4%,高于去年全年的5.0%;其中,工业生产保持高景气,服务业也呈现较快增长;三大需求中,投资增速整体提升,消费政策效果持续凸显,出口增速继续加快;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物价方面,CPI 与PPI 同比仍较低,但核心CPI 有所回升,部分行业PPI 呈现积极变化。流动性方面,政府债继续支撑社融增长,实体信贷明显改善。政策方面,在外部关税政策反复扰动的背景下,国内一系列政策稳住了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的预期;月底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一步政策方向,即通过宏观及产业政策筑牢国内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国内资产在月初波动后表现出韧性,A 股先跌后涨,之后整体震荡,呈现消费与红利交替的结构性行情;债市资金利率小幅下行,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移后呈现震荡走势;人民币汇率波动后企稳。
4 月境外资产主要围绕不确定性上升交易。4 月初受关税政策扰动,全球风险偏好走低,美元资产普遍下跌;随后因对等关税暂停、特朗普称无意解雇鲍威尔,以及美国多次释放对华缓和信号,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美元资产逐步反弹。在上述背景下,美股4 月显著波动,月末受大型科技股财报提振,几乎收复月初以来的跌幅;美债收益率先下后上,月末再度回落,曲线趋于陡峭;美元指数下跌后企稳,但因政策不确定性较大,导致避险属性削弱,反弹力度较弱。此外,港股亦受到内外政策的影响而呈现震荡走势。
展望5 月,国内经济仍将面临海外政策的不确定性,国内政策则将致力于筑牢国内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4 月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与产业政策将重点在三方面发力:一是以提振消费为抓手全方位扩内需;二是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链自主可控;三是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加力稳外贸。往后看,A 股在国内政策加速落地显效的背景下,将继续体现韧性,且政策呵护、内需韧性与科技自主可控将继续支撑A 股市场向上空间。债市在震荡中等待方向,需关注外部扰动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顺序和力度,短期可关注利差压缩行情的相关机会。人民币短期有利的因素在增加:外部扰动暂缓、国内维稳政策发力、银行间企业结汇动力增强,可能共同推动人民币小幅升值。
展望5 月,预计美国经济基本面边际降温,FOMC 会议或维持利率不变。一是美国一季度GDP 环比负增,贸易逆差扩大、私人消费边际转弱、政府支出贡献由正转负,共同拖累美国经济增长;二是劳动力市场延续温和放缓,短期高频数据显示就业市场暂时表现平稳;三是能源价格下行+企业抢先囤货,短期通胀或难大幅上行;但关税对通胀的推升作用将逐步显现,6月或为重要观察节点。预计5 月FOMC 会议或维持利率不变。此外,美国与部分国家的关税谈判或提速,但后续进展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美股的波动或将持续,后续需关税谈判出现重大进展,或通胀持续可控带来市场降息预期回归,或才能真正扭转局势。美债受短期经济基本面韧性支撑,叠加美债供需问题持续,长端收益率或难进一步下行。港股将更聚焦内外部政策对基本面的影响,同时关注科技领域新催化剂带来的结构性机会。金价因特朗普政策反复以及中枢不断攀升,预计短期波动率呈现放大趋势。原油价格在地缘风险趋弱、OPEC+增产意愿较强的背景下,或将进一步走弱。
风险提示:1)当前政府对于宏观政策的积极取向进行了明确定调,但若政策后续的部署和落地低于预期,则可能影响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2)若后续经济基本面并未出现明显改善,A 股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将相应遭受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将进一步增大。3)当前货币政策已经明显转向宽松,若后续货币政策再度超预期收紧,A 股市场流动性将面临过度收紧的风险,无风险利率上移,对利率债资产形成调整压力。4)若特朗普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并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则可能加剧相关资产价格的波动。5)若美国经济基本面表现超预期,通胀回落的节奏放缓,甚至在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下出现“再通胀”,则可能进一步放缓美联储的降息操作,并进而对境外相关资产造成冲击,也可能加剧国内资产的波动。6)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中美关系再起波澜,都可能影响相关资产价格的表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