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25年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一揽子货币政策落地 应对外部风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事件:
2025 年05 月07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核心要点:
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落地5 月7 日新闻发布会明确近期将落地一揽子货币政策,除实施了降准、降息,还完善了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数量方面,降准50BP。预期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价格方面,下调政策利率0.1%,并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0.25%。央行拟将公开市场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调降至1.4%,预计带动LPR 同步下行;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调整。同时,央行还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
调整和新增结构型政策额度。增加3000 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 亿元增加至8000 亿元。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设立5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 亿元,与调降再贷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 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 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使用。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在科技创新债券方面,央行提出明确发展思路: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我们认为,此次一揽子货币政策同时推进降准降息,强于此前市场预期的先降准再降息,而具体幅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而新增5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3000 亿元的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以及将科技创新和技 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优5000 亿元增加到8000 亿元,一方面是对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增结构性工具的落地,同时也显示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重视,尤其是科技创新债券即将落地,将引导社会资金快速流向科技相关领域。
在稳住楼市和股市、应对外部冲击以及产业升级方向发力为了应对目前外部冲击,提升我国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整体抗风险能力,稳住楼市和股市以及应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和促进科技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
落实“稳住楼市股市”政策。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在资本市场领域,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调整优化监管规则,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出台政策应对外部冲击。对于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将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稳企业稳经济;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全力帮扶稳定经营、拓展市场。
努力促进国内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更好发挥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切实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巩固资本市场稳定成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中长期资金入市首先,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综合研判,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风险冲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中央汇金公司在前方进行强有力操作,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后盾,这是全世界最有力有效模式之一。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市功能。
其次,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第一,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同时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第二,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第三,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最后,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同时,更大力度“引长钱”,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抓紧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更好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投资建议
2025 年5 月7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落实了此前4 月25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适时降准降息”,并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并就应对外部冲击和稳住楼市股市以及促进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升级,给出明确路径。
我们认为,目前A 股市场处于新“国九条”行情+类“四万亿”投资的重叠趋势中,“稳住楼市股市”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将指引2025 年A 股市场继续以“慢牛”方式运行。
在具体投资领域,中期维度建议重点关注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科技、绿色、消费以及基建等领域。短期维度建议继续关注:红利相关板块;预期将受益于扩大内需的消费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技板块。
风险提示
国际方面:美国对其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进而拖累其自身经济增长速度;中东地区军事冲突升级,可能影响全球海运贸易发展;国内方面:美国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冲击中美贸易,将影响我国净出口,进而拖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我国房地产价格若进一步下行,将影响国内推动消费的努力;地方债务化解依然需要时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