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视角系列(5):如何看待北京消费数据?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07 20:28:52 评论:0

研究结论

    在全国性消费数据发布之后,各地陆续发布本地社零数据,其中既有共同特征,也有增长上的分歧,尤其是北京市数据,总量和细分项变化引发诸多关注:

    北京“以旧换新”响应效果一般,是由于去年的透支吗?不完全如此。一季度北京整体社零总额同比-3.3%(全国层面正增4.6%),通讯器材类同比-24.9%,汽车同比-19.9%,较明显弱于全国26.9%、-0.8%。根据公开新闻信息,一季度北京有近1.5 万名车主(占北京常住人口的0.069%,本段后同)提交个人乘用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实现家电以旧换新88 万台(4.031%),手机等3 类数码产品以旧换新106 万台(4.855%);而深圳地区截至4 月21 日,全市通过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3.9 万台(0.217%),带动家电和数码产品销售619.8 万台(34.45%),尽管时间和品类口径略有差异,但北京的更新意愿明显较低,且不难发现,这一特征不完全由于去年的透支,而是在去年就已经出现:2024 年北京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合计超过10.4 万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产品165.6 万台,而同期深圳通过以旧换新促成汽车、家电以及家居产品销售超过550 万台。

    背后原因何在?就业环境压力可能传导到了消费者“以旧换新”的参与意愿。一季度北京消费者就业满意指数为80.8(指数取值介于0 和200 之间,100 为指数强弱临界点),较上季降低4.3 个点,与前一年同期(103.9)相比走弱较多,且可能由于财产性收入回暖,实际上收入满意指数与消费意愿满意指数并不差(都处在100以上),北京一季度调查失业率也保持稳定(4.1%),好于全国层面5.3%,因此这一数据更多反映了消费者主观感受到的就业环境压力。

    除此之外,黄金可能对其他可选消费产生了一定挤占。长期以来北京黄金销售数据在全国层面占比偏高,而过去一段时间金价上涨,进一步抬升购金意愿。今年一季度,北京限额以上金银珠宝销售额占全国比例为19.74%,超过人口或经济体量在全国的比例,去年全年这一比例为17.2%,2023 年为14.8%,疫情前的2019 年为10.6%(2022 年起我国在零售业中的百货零售和超级市场零售开展产业活动单位视同法人统计试点工作,并于2023 年正式纳入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因此可能存在企业层面导致的异地统计但影响有限)。

    首都功能疏解也是北京消费数据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这一点往往被市场忽略。分区来看,海淀区下行压力最为明显,其整体社零增速为-13.9%,其中商品增速-15.2%,餐饮增速-6.9%,朝阳区整体社零增速为-3.5%,商品、餐饮分别为-3%、-6%,两者均为央国企总部较为集中的区域。一些公开信息显示,去年起原位于朝阳、海淀的一些央国企已经启动向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或其他城市搬迁,而相对来说,东城区(整体社零增速1.2%,商品零售增速1.3%,餐饮增速0.2%)、西城区(整体社零增速2.8%,商品零售增速4.3%,餐饮增速-3.6%)更为稳定。

    即使在疫情之前,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的社零增速就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以2019 年为例,三者全年社零累计同比分别为4.4%、6.5%、-0.3%,全国水平为8%,原因可能在于城乡二元转化红利趋于结束、新增人口数量不如前几年多等因素的叠加。近几年来,大城市消费增速往往低于其他省份甚至转负(我们在去年发布的《如何看待上半年各地投资与消费?》中也曾探讨这一现象),但在此背景下,对消费动能的研究可能更应观察全国以及更多省份、人群的数据,直辖市的数据代表性较以往有所弱化。

    风险提示

    城市间经济表现差异大,单个城市代表性与分析价值减弱的风险;

    城市规划、关税摩擦等非经济性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大于预期的风险;

    统计数据不能反映最新变化、数据不全或各地口径不一致导致结论有偏差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至奕/孙金霞/曹靖楠/孙国翔 日期:2025-05-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