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美联储按兵不动但警示就业和通胀风险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08 20:06:13 评论:0

2025 年5 月6-7 日美联储召开本年度第三次议息会议,会议决定维持政策利率和缩表行动不变,并得到所有投票官员的一致同意,这也符合市场主流预期。

    目前,市场预期2025 年美联储降息75BP,其中7 月31 日会议降息概率70.4%、9月18 日会议降息概率60.4%、12 月11 日会议降息概率73.1%。我们判断2025 年美联储利率政策行动取决于特朗普2.0 多项激进改革(联邦机构重组、关税武器化、减税降费等)的综合影响,最终落实到总体经济形势、就业市场与通胀等三类指标的综合研判上,年内利率政策行动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美联储在会议声明中认为,虽然关税威胁下的净出口波动影响数据,但近期指标显示美国经济活动仍稳健扩张,这表明美联储并未过度看重美国一季度实际GDP 环比萎缩0.27%的衰退含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称进口激增使得GDP 数据难以解读,而且再次强调仅包括个人消费和私人固定资产投资而排除库存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私人国内最终购买(PDFP,Private DomesticFinal Purchases)指标的重要性,他也认为美国GDP 数据可能会被上修。5 月6日亚特兰大联储GDPNow 模型最新预测美国二季度实际GDP 环比年率增长2.2%,从而初步摆脱技术性衰退风险。

    美联储在议息会议声明中对通胀和就业的评估与上次会议基本一致,认为近期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仍然稳健,通胀水平略为偏高。但美联储认为特朗普2.0 新政特别是高额关税威胁使得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而更高失业率和更高通胀的风险同时有所上升。然而就业和通胀的风险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特朗普2.0 新政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更加持久,目前尚不清楚哪一种风险才是更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关税威胁的现实冲击尚未到来,通胀还在相当低的水平上横向波动而就业市场也暂时未见显著恶化现象,因 此美联储现在没有必要采取行动,需要等待更多数据来确定在在实现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两大使命存在潜在冲突时如何抉择。

    目前美国就业数据有所走软,但尚未达到2024 年三季度的程度。新增非农就业三个月移动平均最低到13.3 万,而去年8 月份为8.2 万;近三个月联邦政府就业仅减少2.6 万,与目前联邦机构真实裁员状况严重不符;失业率上升到4.19%,而去年7 月份为4.22%。通胀方面呈现出现实与预期的巨大分歧,3 月份核心PCE增速下降至2.65%,仅略高于2024 年6 月份的2.63%,核心CPI 增速2.8%更是创下2021 年4 月份以来的最低值;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美国1 年期和5 年期通胀预期分别上升到6.5%和4.4%,均为美国四十年来的最高值。而在整体经济形势方面,虽然一季度实际GDP 环比年率萎缩0.27%,但私人国内最终购买PDFP 增速2.55%接近过去半年的平均水平。诸多相互矛盾的数据让美联储难以就政策行动作出清晰判断。

    2024 年以来美联储三次降息共100BP,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为4.25-4.5%,2025 年已经三次会议连续暂停降息;欧洲央行七次降息共210BP,目前主要再融资利率为2.4%,2025 年已经三次会议连续降息;日本央行三次加息共60BP,目前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为0.5%,2025 年除1 月份加息外目前已经连续两次会议按兵不动;中国央行三次降准四次降息,最近是5 月7 日降准又降息。截至2025 年4 月30 日,美联储本轮缩表2.1 万亿美元或25%,央行总资产与美国经济总量比值23.27%仍高于疫情前的19.62%;欧洲央行本轮缩表3.06 万亿欧元或28.4%,央行总资产与欧元区经济总量比值41.4%略高于疫情前的39.1%;日本央行QE 账户有轻微缩小迹象,虽然日本央行宣称尚未结束QE。

机构:建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何卓乔/黄雯昕/聂嘉怡 日期:2025-05-0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