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宏观经济月报:情绪波动后的基本面博弈
海外经济及政策环境
美国方面,短期除净出口以外的各项经济基本面数据仍然稳健,尽管预期普遍不甚乐观,但这也大大降低了当下美联储做出货币政策决策背后所承受的压力。5 月议息会议上,鲍威尔也顺理成章的继续按兵不动,既维护了联储的“独立性”,也降低了关税前景尚不明朗情形下,联储贸然行动后犯错的可能。基准情形下,我们认为特朗普在关税豁免期间会达成部分贸易协议,美联储会继续把主要精力放在其认为的“一次性通胀”方面,等待关税正式开始作用于美国经济后,于9 月再做出降息操作。同时也应警惕目前关税谈判还存较大不确定性。欧洲方面,面对外部冲击和极不稳定的欧洲政坛局势,欧央行将继续保持宽松步伐。
国内经济
外需在“抢出口”推动下仍然坚挺,内需消费以及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在政策效果加速显现下也均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企业生产同样也有不俗的表现,配合“降本增效”,利润端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往前看,随着关税实质性冲击的到来,出口敞口较大的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未免会受到一定拖累,通胀回升趋势因而也会相对偏弱。此时,积极的宏观政策对于消费和基建的托底、有力的产业政策对于企业的扶持和纾困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政策环境
“一行一局一会”于 5 月7 日联合召开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我们认为这次会议主要是对于4 月政治局会议部署的进一步细化落实,有关政策出台的紧迫性与逻辑性与此前均有不同。结合《金融时报》对于“适时降准降息”的解读和近期的经济基本面情况,本次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或更多是为配合后续财政政策发力。另外,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更多、创设新的支持科技、消费与养老等方向的政策工具以及将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法准降至0%来看,央行本次乃至未来短期内对于货币政策调整仍会保持相对克制但更有针对性的态度。
虽然一季度财政数据已经透露出财政前置发力的特征,但是为应对可能的更大冲击,加速存量政策落地和增量政策储备仍然不可或缺。存量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提前发行,将配合各地生育补贴、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及扶持外贸企业的系列举措继续对经济运行形成有效支撑;增量方面,我们认为二三季度扩大内需方向的新型政策工具将会作为“后备力量”陆续推出,服务消费、稳定外贸、科技创新将是重要方向。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经济和政策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