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25年5月12日中美联合申明的解读:中美贸易冲突短期缓和 优势出口行业将直接受益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05-13 00:29:48 评论:0

  事件:

      2025 年05 月12 日,商务部公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美双方近期会将4 月2 日相关的34%关税分为24%(暂缓90 天)和10%,中国还将暂停或取消自2025 年4 月2 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中美双方未来还会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

      核心要点:

      中美之间的关税将大幅下降,美国对中国实际关税下调至45%左右

      此次联合申明,实质上是将4 月2 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提出的对中国增加34%的关税分为2 部分:24%的税率暂缓90 天,10%的关税保留。

      保留10%的关税,与此前市场预期相近。由于此次声明提出的10%的关税对中国而言,已与4 月2 日之前市场的预期值接近,相比中美此前互征125%和145%的关税而言,已大幅下降。

      美对中国的关税,依然高达44.60%。但对中国而言,根据我们测算,2024年末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平均在14.6%左右,经过2025 年2、3 月份分别增加10%,再加上此次联合声明保留的10%,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合计为:14.60%+10%+10%+10%=44.60%。

      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政策,对我国GDP 的影响依然存在。根据我们就美国关税税率下调的测算,44.60%的关税将导致2025 年对美净出口下滑540 亿美元左右,对GDP 的影响约为9800-13000 亿元人民币,预计影响在0.8%左右。

      但相对于此前中美贸易基本处于脱钩的状态而言,此次关税税率的下调,一定程度上保障双方贸易的持续进行,极大减弱了中美贸易冲突强度。

      一度受影响的优势出口行业将直接受益于此次关税税率下调

      行业方面,此前美国“对等关税”一度导致我国对美优势出口行业受较大影响,但此次关税回调,相关行业出口预期会有明显恢复。根据Wind 数据,2024 年我国出口美国总金额居前的商品是机械制品(49.0769%)、矿物化学制品(26.2359%)、家具制品(11.1632%)以及钢铁制品(5.7667%)等,这些行业将直接受益于中美关税税率的下调。

      进口方面,我国也将相应降低对美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预期相应商品的进口量将相应上升。2024 年我国进口自美国的商品金额居前的是:机械电子产品、农副食品类、能源类、化学品与化工品类等,其中农副食品类、能源类、化学品与化工品类将因进口数量的上升而回归到4 月前的状态。

      关税依然是未来关注重点,关注5、6 月份出口数据

      我们展望中美关税的发展,由于24%的关税是暂缓90 天,双方未来谈判的空间依然较大,关税依然是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依然高达44.60%,即使未来不再增加,关税对我国2025 年的GDP 影响依然达0.8%左右。

      对我国而言,我国4 月出口增速依然处于较高状态,预期关税的影响将集中体现于5、6 月份的出口,进而对5、6 月份经济数据形成一定影响。目前,我国宏观政策方面的降准降息已落地,基本能够对冲当下关税的冲击,预期进一步出台增量政策的必要性下降,若5、6 月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政策也存在边际收紧的可能。

      投资建议

      中美此次联合声明,24%税率暂缓、10%继续执行,基本回归到4 月初的市场预期状态,中美贸易冲突短期将明显缓和。此前受“对等关税”影响的对美出口优势行业:机械制品、矿物化学制品、家具制品以及钢铁制品等行业短期有望获得明显恢复。

      整体来看,目前A 股市场依然处于新“国九条”行情+类“四万亿”投资的重叠趋势中,2025 年A 股市场将继续以“慢牛”方式运行。

      具体投资领域方面,中期维度建议重点关注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科技、绿色、消费以及基建等领域。短期维度建议继续关注:此前受关税冲击的机械、家具、钢铁制品等行业;受益于扩大内需政策的消费领域,以及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技板块。

      风险提示

      国际方面:美国对其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进而拖累其自身经济增长速度;中东地区军事冲突升级,可能影响全球海运贸易发展;

      国内方面:美国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冲击中美贸易,将影响我国净出口,进而拖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我国房地产价格若进一步下行,将影响国内推动消费的努力;地方债务化解依然需要时间。

机构: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仇华 日期:2025-05-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