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年度报告(2025):融合化、转型化、市场化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15 15:55:13 评论:0

2024 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按下加速键。一是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国家级绿色金融文件加速出台,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扩容更新,最新一版《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出台,更加突出转型金融,明确了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应优先支持和加速发展的关键产业。二是全国碳市场市场化程度持续提升,全国碳市场扩容预期不断升温,带动价格提升,交易量与交易金额分化,地方碳市场2024 年整体延续了2023 年量跌价升趋势,8 个试点碳市场间量价差异明显。三是传统绿色金融产品呈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气候贷款、蓝色债券等不断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国际化进程加快,积极服务企业跨境绿色项目的开展。四是金融机构积极推动“首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落地,银行业绿色金融“首创”服务方案遍地开花,保险行业推动“海洋碳汇指数保险”等各类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实践落地。五是中国正式迈入ESG 信息强制披露阶段,多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文件出台,央企、金融企业的ESG 信息披露要求不断提升。六是部分地区主动在转型金融领域开展探索,遵循“急用先行”原则,依据共同框架相继出台地方性转型金融目录,并在转型金融实操上走在前列,形成宝贵的“地方经验”。长三角等区域间的绿色金融发展协同效应也在逐步显现。七是我国正不断提升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中的引领作用,与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持续加深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重大成果持续推进。

    2025 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或将呈现六大特征。一是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将更好融合发展,科技金融可以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数字金融可以优化绿色金融的服务模式,绿色金融也可以通过联合开发创新产品和推动科技、数字企业更好绿色化转型,进而推动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更好发展。二是转型金融仍将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前期地方实践的基础上,2025 年转型金融顶层设计与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或将在现有《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基础上,细化推出针对细分行业的技术清单和针对重点区域的指南,重点解决不同行业量化指标设定问题,并加速转型金融工具创新。

    三是以ESG 指数ETF 为代表的被动产品将迎来大发展,以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为契机,绿色金融被动产品面临发展机遇,引导增量资金通过投资指数产品的方式持续流入市场,基于绿色指数的多元化绿色金融衍生产品也迎来发展机遇。四是绿色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将迈出坚实一步,加快全国碳市场扩容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两大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国碳市场扩容,发挥地方政府和大型金融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平台和各类绿色金融信息化平台建设。五是发挥价格信号作用,加速解决碳数据的核算问题,推动企业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进一步推广绿色理念,培养消费者和投资者为绿色溢价的支付意愿,推动形成绿色溢价。六是主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面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多重挑战,推动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的制定,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风险提示:转型金融地方经验难以复制,碳市场扩容不及预期,碳核算推进受阻,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不确定性增强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袁宇泽/龚芳 日期:2025-05-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