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量到结构:理解消费今年以来的领涨
无论是4 月以来,还是年初以来,消费均领涨
无论是4 月以来(尤其是对等关税实施后),还是今年年初以来,市场领涨的细分板块均以消费为主,其中又以个护用品、动保、饲料、休闲食品、化妆品等品种涨幅最为领先。我们自2.12 春季策略展望以来推荐的消费细分行业则包括服装鞋帽、汽车(包括两轮电动车)、零售、食品、美容护理、养殖、饲料、零食。
如何理解消费今年以来的领涨——从总量到结构1、预期差1:财政即便是弱扩张,社零也有更高弹性。我们发现,社零增速的弹性对财政支出周期非常敏感。许多投资者倾向于认为,消费是显著的后周期品种,往往需要投资或出口有显著的改善之后,消费的提振才慢慢显现。但我们发现一个预期差:社零同比增速与名义GDP 增速的轧差可以看做社零的弹性,当财政支出在下行(收紧)周期时,社零的弹性减弱,而当财政支出在上行(扩张)周期时,社零的弹性上行。随着财政支出周期从2023-2024 年的收缩周期进入2025 年的(弱)扩张周期,我们预计社零将在2025 年有更显著的向上弹性。
2、预期差2:地方债对消费的压制的缓和。促消费政策外,消费复苏还有一个重要预期差:地方债对消费的压制的缓和。我们发现,地方债务对消费存在压制:债务压力越高的省份,社零下行幅度越显著。
化债工作进程开启后,消费将会获得内生性复苏的驱动力,而结构上也同样给出了投资指引。高债务负担省份的社零细分消费项中,拖累最为显著的细分项有望获得更为明显的反弹:金银珠宝、服装鞋帽、汽车、烟酒、化妆品等。
3、财政线索:财政边际扩张的方向。在不考虑消费最终是否能够取得复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重视另一个历史规律:历史上来看,获得财政边际支持扩张的方向,往往能够在财政边际扩张的过程当中,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而基于这一线索,我们可以看到,从2024 年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直到今年4 月25 日的政治局会议,政策的支持方向持续向消费和科技倾斜,尤其是消费维度,在4 月25 日的政治局会议当中进一步提及服务消费。从本轮政策的一致性来看,我们认为财政对于消费维度的边际支出会持续扩张,从而带来对超额收益的指引。
大变局下,“变”关注地缘风险溢价下行,“不变”关注国内确定性和预期差公募新规后,我们认为机构投资者对“组合管理”的重视程度将会大大提升。
行业配置“4+1”建议:(1)“内循环”内需消费:服装鞋帽、汽车(包括两轮电动车)、零售、食品、美容护理和新零售;(2)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AI+、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军工(导弹、无人机、卫星);(3)成本改善驱动:养殖、航海装备、能源金属、饲料、贵金属;(4)出海结构性机会:中欧贸易关系缓和(对欧洲出口占比高品种:汽车、风电等)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5)中长期底仓:稳定型红利、黄金、优化的高股息。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变动;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定价模型失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