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经济数据点评:乘胜追击“5%” 增量政策效应显著
摘要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四季度经济超预期回升,2025年5%或仍是目标。初步核算,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34.9 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高于前三季度累计增速4.8%,单四季度超预期实现5.4%的同比增长,为年内单季度最高增速,较三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全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3.5%、5.3%和5%,三大产业四季度增速均较三季度有所升高,第三产业GDP 增速较三季度升高1个百分点至5.8%,二季度增速升高0.6 个百分点至5.2%,一季度增速升高0.5个百分点至3.7%。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边际走低,然而9月份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逆周期政策逐步起效,带动消费和生产改善,四季度经济明显回升。202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 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大力提振消费并提高投资效益。财政政策方面,我们预计2025 年财政预算赤字率有望提升至3.6%-4%,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增加至1.5-2 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增加至4.3 万亿元左右;货币政策方面,预计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但同时也将综合考虑汇率波动的影响;产业政策方面,鼓励地方加快地产收储,“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外需方面,特朗普上台后或增大中美贸易不确定性,但短期内“抢出口”或对经济有所支撑。
预计2025 年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发力,2024 年三季度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效果也将继续显现,2025 年经济增长目标或继续定在5%左右。
居民收入增速回升,但向消费传导有一定时滞。从收入来看,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 元,同比名义增长5.3%,较前三季度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较前三季度回升0.2 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速回升或主要因四季度经济增长加快,以及股市上涨、楼市企稳带动居民财产净收入增加。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4.6%,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6.58%,实际增长6.3%,与前三季度相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平稳。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5.8%、5.6%、2.2%、5.3%,其中财产净收入增速回升幅度较大,为1 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增速也分别回升0.1和0.4 个百分点,而经营净收入增速下滑0.8 个百分点。从消费支出看,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增速较前三季度下滑0.3 个百分点,实际增长5.1%,增速下滑0.2个百分点,其中衣着、食品烟酒和交通通信同比增速下滑较多,分别走低2.28、1.75 和1.11 个百分点至2.84%、5.36%和8.87%,居住、生活用品和服务同比增速则分别回升1.74、1.64 个百分点至2.76%、1.38%。就业方面,2024 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2023 年下降0.1 个百分点,12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较11 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目前国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且居民收入也有所改善,但向消费传导有一定时滞,后续随着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居民收入持续改善,有望助力居民消费增长。
“两新”叠加“抢出口”,工业生产增速边际上行。2024 年1-12 月,全国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1-11 月增速持平,但较2023 年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2023 年分别回升0.8、1.1和1个百分点至3.1%、6.1%和5.3%。
12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11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2 个月增速上行。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升高1.4个百分点至7.4%,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8 和0.5个百分点至2.4%和1.1%。制造业生产表现较好,或主要受国内“两新”政策以及“抢出口”效应的带动。12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名义增长8.8%,较11 月继续升高1.4 个百分点,为2022 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分行业看,2024 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较快,增速均在9%以上,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4%。12 月单月,41 个大类行业中有34 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较上月一致,增速升高较多的有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制造业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和3.1个百分点。“抢出口”短期内可能延续,但中期来看,特朗普上台后征收关税对我国出口影响的不确定性较大,然而国内“两新”政策在2025 年有望加量扩围,继续支撑制造业生产,后续国内生产有望维持平稳增长态势。
“暖冬”叠加项目清单提前下达,狭义基建增速回升而广义走低。2024 年1-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2%,小幅低于市场预期,增速较1-11 月下降0.1%,但较2023 年回升0.2 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3%、5%、2.4%、4.2%,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长最快,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速较2023 年回升,而东部地区增速下降。基建投资方面,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上升0.2 个百分点,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19%,较1-11 月减慢约0.2 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下降3.1%,降幅较1-11 月扩大0.2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降幅收敛0.8 个百分点至-1.1%,铁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投资继续高增长,分别增长13.5%、41.7%,涨幅分别回落1.5 和扩大0.8个百分点。12 月单月,狭义、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26%、7.42%,较11 月上升约2.9 和回落2.3 个百分点。狭义基建投资增速升高或主要因为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 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提前下达,支持地方开展前期投资工作,加之今年冬天气候相对温暖,地方基建项目加快开工。
而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回落,或因天气温暖、供暖需求相对偏弱。从高频数据来看,截至2025 年1 月15 日,当周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为29.3%,较年初以来持续回升,但总体仍在低位运行,2025 年1月平均值(26.8%)低于2024年1月平均水平(28.9%)。开年以来,全国多地掀起重大项目“开工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至少14 个地区公布一季度开工项目超8000 个,总投资额据估算不低于4万亿元。202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财政“更加积极”,尤其在赤字率、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方面,2025 年基建投资预计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或达到9%,继续起到对经济的托底作用。
地产投资仍保持在低位,但销售降幅持续收敛。2024 年1-12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降幅较1-11 月扩大0.2 个百分点。其中,供给端,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同比下降12.7%、23%和27.7%,销售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2.9%和17.1%,但降幅已经分别连续7 个月和8个月收敛。12 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3.33%,较11 月同比降幅扩大1.76 个百分点。其中,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同比下降12.7%、23%和30.4%,降幅均较11 月有所收窄。在房地产政策刺激下,商品房销售延续回暖态势,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2.4%,涨幅扩大1.4 个百分点,而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由上涨3.2%转为下降0.5%。
12 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92.78,较11 月继续回升0.16 个点,连续8个月回升。此外,价格端也有所改善,12 月70 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降幅收窄;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从高频数据来看,截至2025 年1月15 日,1月份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约为426.29 万平方米,高于2024 年同期的398.48 万平方米,2025 年1月商品房销售同比有望上涨。2025 年,地产需求端刺激政策仍有空间,供应端,地方政府收储有望加快,地产销售和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作用也将减轻,预计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至-3%左右。
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下降,中游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较多。2024年1-12 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增速较1-11 月份下降0.1%,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高6 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13 个主要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这5 个行业同比增速较1-11 月升高,多为中游制造行业,其余增速均不同程度下滑。1-12 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增速较前值回落0.8 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高4.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7.0%、10.2%。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9.5%、7.1%;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0.3%、11.4%。12 月单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较11 月份下降0.95%。国内外补库及“两新”政策下,预计后续制造业投资仍保持较高水平,但受特朗普制定新关税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速边际可能会有所放缓,乐观估计2025 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达到8%左右。
政策叠加假期效应,12 月消费增速超预期加快。2024 年1-12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持平1-11 月。其中,增长最快的包括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体育娱乐用品、粮油食品、通讯器材等,同比增速均在9%以上。12 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超过市场预期,增速比11 月上升0.7个百分点,或主要因为临近元旦和春节,家庭对消费品的需求上升。其中,12 月份限额以上单位16 个商品类别中11 类零售额同比保持正增长,较11 月份增加4类。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烟酒类零售同比增速最高,增速分别上升17.1、13.2、21.7 和13.5 个百分点至39.3%、16.7%、14%、10.4%,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效应持续释放。另外,化妆品类零售同比涨幅扩大最多,涨幅扩大27.2 个百分点至0.8%,主要是由于11 月同比增速下降较多;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同比由下降5.9%转为上涨9.1%;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零售同比增速较平稳;汽车类零售同比降幅最大,同比增速下降6.1 个百分点至0.5%,但量上却有明显增加,12 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去年增长11%,量价走势分化或因乘用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1 月8 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将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以及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参与以旧换新补贴中。随着“两新”政策进一步加量扩面,2025 年预计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或回升至5%左右。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节奏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超预期波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