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半月观:事情正在起变化

股票资讯 阅读:61 2025-01-20 13:13:05 评论:0

  近半月,中美积极变化在增多,扩内需、促就业、稳汇率、扩投资等均有新部署,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5.1.6-1.19)的政策跟踪。

      核心结论:总体看,近期政策继续聚焦稳增长、稳信心、稳预期,具体有6 大焦点:一是中美关系有积极变化,如1.17 外交部宣布韩正将赴美出席1.20 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同日国家主席应约同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表示“希望继续保持对话沟通,期待尽快同习主席见面”,两国元首也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保持经常性联系,随后1.19 人民日报发文《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二是扩内需持续发力,“两新”接续政策及配套部署加快落地,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布18 条举措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三是1.10 央行公告暂停买入国债,可能在于防范利率下行过快的潜在风险,也应有稳汇率的考量,债券利率调整压力将加大、尤其是短端利率,往后看,降准必要性进一步加大、快的话预计1 月底,降息也应在路上;四是优化完善扩投资,1.7 国务院《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明确定位、激发活力、提振信心,包括“找准定位、松绑减负、因地制宜、引导为主、优化退出”系列要求;五是反腐严基调延续,1.17 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推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防范和严惩金融、国资国企、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腐败”,1.8 二十届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更为全面,聚焦重点领域特别提到“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六是地方两会即将收官,截至19 日,已有27 地率先召开、剩余5 地均在20日,其中,27 地GDP 目标加权平均5.3%、下调0.1 个百分点,过往与全国目标比较接近的京沪粤苏均为5%;经济大省前10 地已出8 地,相较24 年,7 地持平、仅湖南下调0.5个百分点;此外,36 城GDP 目标最高8%、最低5%、大多高于5.5%。其他可关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春节期间各地应有优惠购房政策、央行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稳汇率等动作。继续提示:2025 年政策大方向已定,接下来属于观察期、落地期,密切跟踪1 月信贷、1 月发债进度等可能的“开门红”,也需跟踪4 大时点:1)地方两会,关注各地GDP 目标、主要发力方向;2)近期可能的降准降息;3)1 月20 日,特朗普正式就职、关注可能的关税升级,也需紧盯后续可能的“习特会”、建立两国元首战略沟通渠道等动作;4)3 月4 日-5 日全国两会。

      一、重要会议与政策:中美关系积极变化在增多,促就业、促消费、反腐等均有新动作。

      1、重要会议:中美关系积极变化在增多、紧盯可能的“习特会”;促就业、促消费新部署。

      中美关系有积极变化,如1.17 国家主席应约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表示希望继续保持对话沟通,期待尽快同习主席见面,两国元首也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持经常性联系。此后1.19 人民日报也发文《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往后看,紧盯可能的“习特会”、建立定期战略沟通渠道等动作。

      1.17 国常会研究促进就业有关政策举措,重点从3 方面发力:一是聚焦先进制造、服务消费、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推进实施岗位开发计划;二是提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授信额度,研究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三是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1.17 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延续严基调,强调“着力推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防范和严惩金融、国资国企、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腐败”;此前1.8 二十届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更为全面,提到要聚焦重点领域,特别提到“着重抓好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领域系统整治”,也要完善对重点行贿人联合惩戒机制,制定25-27 年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1.10 扩消费工作推进会,除了延续强调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外,也要“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要着力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要不断优化城乡消费载体”。

      其他可关注:1.10-11 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  审计监督体系”;1.9 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西藏定日抗震救灾工作。

      2、部委政策:“两新”接续政策加快落地、央行暂停买入国债、政府投资基金有新指引。

      扩内需持续发力,“两新”接续政策加快落地,如1.13 商务部等发布《关于做好2025 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1.8 发改委等发布《关于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属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加快落地,其中,就消费品以旧换新而言,核心变动在于:1)资金分配将向2024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适度倾斜;2)新增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3)继续支持冰箱、洗衣机、电视等8 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 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4)实施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 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此外,1.1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共6 方面18 条举措,重点关注加快重组中国旅游产业基金,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和旅游领域“两新”项目的支持力度等。

      1.10 央行公告暂停买入国债,可能在于防范利率下行过快的潜在风险,也应有稳汇率的考量。对市场而言,债券利率调整压力将加大、尤其是短端利率。往后看,货币宽松还是大方向,央行也会“择机降准降息”。节奏上,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后,降准必要性进一步加大、快的话预计1 月底,降息也应在路上;对于债券而言,“调整就是机会”,2025 年债牛仍可期、但波动加大。短期紧盯:1 月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可能的信贷“开门红”。

      1.7 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总体看,《指导意见》出台应源于2024 年7 月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强调“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旨在进一步明确定位、激发活力、提振信心。具体看,“找准定位、松绑减负、因地制宜、引导为主、优化退出”,《指导意见》有5 大特别关注:一是找准定位,明确政府投资基金要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并进一步区别产业投资、创业投资,也要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二是松绑减负,首提“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减少不敢投、不愿投、不敢投等情况。三是因地制宜,加强基金布局规划、防止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四是引导为主,取消招商引资“底色”、取消注册地限制、降低甚至取消返投比例。五是优化退出,促进实现“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其他可关注:1.13 央行、外管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 上调至1.75,以稳汇率;1.10 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从严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1.7 发改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设定了“规定动作”、“底线动作”、“自选动作”三大类。

      二、地方政策:27 地GDP 目标加权平均5.3%、下调0.1 个百分点,仅天津上调。

      整体看,北京、上海、广东等27 地率先召开两会(剩余4 地集中于20 日召开),并公布25 年主要预期目标:GDP 方面,27 地GDP 目标加权平均为5.3%、下调0.1 个百分点,包括1 地4.5%、13 地5%、7 地5.5%、5 地6%、1 地7%,过往与全国目标比较接近的京沪粤苏均为5%;相较2024 年,仅天津1 地上调0.5 个百分点、15 地持平、11 地下调。

      经济大省看,以23 年GDP 为基准,前10 地已出8 地,1 地6%(鄂)、4 地5.5%(浙湘闽豫)、3 地5%(沪粤苏),相较24 年,7 地持平、仅湖南下调0.5 个百分点。

      城市看,36 城25 年GDP 目标最高8%、最低5%、大多高于5.5%。对比24 年,1 城上调、10 城持平、25 城下调,其中:天津上调0.5 个百分点,最大降幅为海口2 个百分点。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地方继续松地产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1、地方继续松地产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近期各地新政聚焦优化公积金政策,如四川自贡、沈阳取消公积金贷款和提取等各类限制,济南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补贴标准,福建鼓励市县继续推出购房补贴、购房消费券等促销政策。此外,针对即将到来的假期,郑州房协发布倡议,要求房企合理制定“春节·元宵节”楼盘销售优惠措施,推出“双节”特惠房源,开展购房送家电、送旅游、减免物业费、送车位等促销活动。

      2、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针对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提出了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打通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协同三方面的养老服务机制,保障五个方面的养老服务要素,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熊园/朱慧 日期:2025-01-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