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视角系列(1):重大项目奠定投资格局
研究结论
各地重大项目之所以值得关注,一是因为财政保障相对更强(一般有省级预算内支出或专项债支持),二是单个项目规模更大(如2024 年末安徽省第四批重大项目中50 亿元以上项目15 个,四川第四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中100 亿元以上项目11 个),因而占比高、带动强。新年伊始,各地重大项目开工陆续开启,相比去年(受到投融资规范化的影响,多地存在年计划投资规模减少,转而通过加大续建、努力招商引资、追求央地合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等手段进行对冲,我们在前期多个报告中对此有具体梳理),2025 年,在已公布相应信息的省份中,重大项目的情况明显更为乐观:
一是年计划投资额以增加或稳定为主,好于前一年,包括:(1)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数量增加10%(703 个),总投资增加14%(1.5 万亿,官方公布增速),未公布年计划投资额。而去年年初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显示年度预计完成投资2200亿元,弱于2023 年的2600.1 亿元;(2) 2024 年安徽第一批开工动员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23.1 亿元,较大幅度弱于2023 年一季度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956.7 亿元。而今年情况显示,2025 年第一批开工动员项目622 个,同比增加162 个,总投资4057.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9.8 亿元,与去年几乎持平;(3) 2025 年陕西省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16 个、总投资28762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 亿元,好于去年年度计划投资4304 亿元,而2023 年这一计划为4800多亿元。
二是去年能够维持景气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大省,今年依旧有亮眼表现:(1)北京今年一季度推动160 项市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市重点工程项目38 个,总投资超2900 亿元,且公开报道提到市重点工程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均为历年同期最高;去年相关信息为160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即不仅包含市一级重点)约2478 亿,而2023 年1 月北京第一批50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486 亿元,与2024 年相差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北京2024 年1-11 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43%,亮眼表现与这一走势相符; (2)江苏省重大实施项目500个,同比增加50 个,年度计划投资6526 亿元,好于去年计划额6408 亿元,弱于去年实际完成水平7300 亿元。去年情形是类似的,即年计划投资额好于前一年的计划额5670 亿元但弱于前一年实际完成水平(超过7000 亿元);(3)浙江省第一批拟安排重大项目1364 个,总投资7.5 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5 万亿元(增长11.5%),而去年为1101 个,年度计划投资10313 亿元,2023 年为791个,年度计划投资8337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连续提升;(4)山东省未在2023年公布年计划投资额,但项目数来看过去两年保持稳定,金额看,2025 年其全年目标完成投资9700 亿元以上,2024 年为1 万亿,基本持平。
三是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如2024 年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1%,2025年提高到56%;浙江省今年新质生产力项目占比29%,比2024 年提高8.6 个百分点。
四是,部分地区呈现项目平均规模减小的情况,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或与近期财政资金支持项目门槛降低(如《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降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申报门槛,不再设置“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 亿元”要求,等等),以及专项债改革的趋势(《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提出10 省市1 地区可将专项债的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政府,此举或有利于改善资金审核效率,提高因地制宜程度)有关,主要体现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
风险提示:外部风险加剧,国内改革推进落实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零基预算改革对重复补贴的压减传导到基建、制造业投资等领域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