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从地方两会看2025年政策发力点
目前,全国31 个省市均已召开地方两会并公布2025 年全年增长目标,大多将GDP 同比增长目标定于5.0%-5.5%,地方两会GDP 增速目标加权平均值为5.3%,略低于2024 年的5.4%。GDP 增长目标之外,多数省份对投资、消费和CPI 目标有所调降,本文梳理地方两会制定的政策目标及隐含政策发力导向。
1. 2025 各地增长目标加权均值为5.3%,CPI 目标大多为2%
截止1 月20 日,31 个省市两会均已召开并公布其2025 年GDP 增长目标,以各省份GDP 进行加权1,2025 年地方两会GDP 增速目标加权平均值和中位数均为5.3%,对比2024 年目标5.4%(加权平均)和5.5%(中位数)有所下调。考虑到近年全国两会GDP 增长目标较各地加权平均目标低0.3-0.8 个百分点。由此我们预计,2025 年全国GDP 目标或持平于去年、设定在5%左右。
分省市而言,占GDP 约56%的省份GDP 增速目标在5%;6 个省份及自治区增长目标在6%及以上(包括西藏、海南、新疆、内蒙古、重庆、湖北)。仅天津上调GDP 增长目标0.5 个百分点至5%,而四川、福建、湖南、安徽等15 个省份下调目标约0.5 个百分点左右;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大省在内的15 个省份GDP 增长目标均持平于去年的5%。
通胀方面,除西藏以外,各地对CPI 目标均较2024 年的3%下调至2%,或表明今年全国两会公布的CPI 目标从3%调降至2%,但仍然高于2024 年实际实现的CPI 同比增速0.2%。考虑到2024 年中央经济会议对于物价的表述偏平稳,表示“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及“实现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通胀回升的持续性仍待观察。
2. 各省市分部门增长目标中隐含的政策导向
内需方面,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和社零增速的加权平均目标分别从去年的5.9%/6.3%下调至5.6%/5.3%,其中固投增速加权平均目标略高于社零、下调幅度亦低于社零。而2024 年固投及社零的同比增速录得3.2%、3.5%,或显示2025年提振消费及“扩大高质量投资”均有望贡献内需增量。具体而言:
消费:已公布社零目标的19 个省市加权平均目标增速为5.3%、而中位数和众数均为5%。除海南和西藏目标定在10%、8%以外,其他省份目标定于5-6%,且多数省份较去年下调目标,或显示今年面临较大的外部不确定下,各地对消费增长预期可能偏务实。促消费政策的发力点或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侧重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各地针对自身特点进行部署——比如广东还提出促进健康、养老、托幼、加征、数字等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支持广深建设市内免税店,推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浙江提出积极拓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培育壮大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会展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提升商圈经济、夜间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打造更多精品项目、爆款IP。四川则强调促进“农商文旅体教康”融合发展,办好熊猫消费节、糖酒会等系列活动。挖掘新兴消费,鼓励支持网络定制、智能筛选等个性化消费,加快发展演艺赛事、游戏电竞、国风国潮等新业态。
投资:已公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的19 个省市加权平目标增速为5.6%,中位数及众数均为5%,但不同地区呈现较大分化,分布区间在3%-15%。其中,西藏的固投增速目标较去年的13%进一步上调至15%,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推动下或成继续成为投资高地。新疆、内蒙古亦制定了10%的较高固投目标,而四川、福建、湖南、安徽、重庆、贵州、天津、吉林、甘肃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低于其GDP 增速目标。此外、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均未明确固投增速目标,但在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机制下,经济大省在扩内需方面发挥的“挑大梁”作用值得关注。从部分省份重大项目计划来看, 2025 年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安排重点项目投资额均较去年持平,分别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500/1000 个、年度计划投资均为1 万亿元;江苏拟安排省重大实施项目500 个、同比增加50 个,年度计划投资6,526 亿元,同比增加118 亿元。
出口方面,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外贸政策可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沿海外贸大省的进出口增长目标均相对保守,但新疆、云南、西藏等省份或有望挖掘外贸新增长点。福建/安徽/广西出口总额增长目标分别从5.5%/9%/7%下调至3%/5.5%/5%、广东和四川进出口总额目标均提到“稳量提质”。此外,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或将为新疆、云南和西藏等地外贸提供增长新动能,如我们在《掘金新疆 - 新时期、新机遇》(2024/12/18)中分析,新疆和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在俄乌冲突后更加紧密,推动新疆出口实现高速增长,特别是机电产品增速大幅攀升;海南2025 年亦将加快实现封关运作、推动外贸增长进入新阶段。
财政收入方面,已公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的21 个地区加权平均值为3.1%,较去年的4.5%有所下调,除新疆目标10%、高于6%的GDP 目标以外、大多数地区均不高于GDP 增速目标。
3. 产业政策、城中村改造和“两重”项目如何部署产业政策方面,各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内容中提及重点支持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未来产业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在2024 年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科技创新仍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地方两会亦延续这一工作重点。具体而言:
北京: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和新材料等20 个未来产业,聚焦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谋划打造一批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上海: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空间信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广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
江苏: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等产业培育力度,加快布局低空经济发展,加快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
浙江:支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
山东:要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技能作业机器人、深海深地深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城中村改造方面,特大超大城市及其所在省份如上海、浙江、四川和重庆等今年城中村改造计划有所提速,有望落实2024 年10 月17 日住建部新闻发布会已宣布的新增实施100 万套城中村及危房改造。具体而言,上海/天津宣布2025 年启动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25/30 个,同比增长19%/114.3%。
浙江、重庆和四川则宣布实施城中村改造6/3/10 万户,同比增长66.7%/33.3%/53.8%。而在其他省份中,山东目标2025年开工安置住房20 万套以上,贵州拟启动城中村改造3 万户,计划目标较去年有所回落。
风险提示:中央层面经济增长目标与地方不完全一致、消费回升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