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定期报告:反内卷政策对市场影响几何?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06 20:35:16 评论:0
  一、“反内卷”政策对市场影响几何?

      中央财经委会议发声“反内卷”,市场相应板块涨势显著。7 月1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把“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写进了会议纪要,这一政策信号释放出国家对“内卷”现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中。随后,光伏、水泥等行业相继发声,通过减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迅速形成了“反内卷”合力。7 月2 日,A 股市场光伏、大宗商品等板块集体表现强势,资本市场反应积极,资金涌入明显,显示出投资者对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环境改善的乐观预期。

      新一轮改革的总体思路,继续强化“强干弱枝”机制,中央对地方与各部门的统一领导愈加凸显。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是紧接在2025 年6 月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的首个重大政策性会议。就在6 月30 日,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确立了设立“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制度安排,旨在“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进一步提升党中央对重大事务统领和协调能力。在该背景下召开的财经委会议不仅是一次经济议题研讨,更标志着制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构建统一高效的国家治理和市场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预期管理”是本次“反内卷”政策的主要手段,大宗商品或难以复制2016 年供给侧改革牛市。结合两次会议精神,可预计中期目标或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国家级行业龙头与协会体系,强化中央对各地去产能和控价的监管。然而,从基本面看,当前周期性商品价格下行的主因仍是需求侧疲软——居民收入和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从产能角度看,目前煤炭、钢铁等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落后产能”已基本出清完毕,加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央国企整合也基本完毕,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通过行政手段进一步出清产能的空间已极为有限。结合当前宏观与行业结构背景,在需求疲软与产能结构调整空间有限的现实条件下,依靠政策导向产生的市场预期提振,商品与周期股的走势将更偏向“阶段性、有限幅度”的反弹,而不是形成2016 年级别的持续性上涨行情。

      二、投资建议

      当前市场仍处于震荡区间,尚未开启主升行情。结构上,投资热点依然集中在科技、军工以及国央企和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这些资产享受到政策稳健带来的收益,并通过“美股资金回流”进一步增强。

      1)科技板块:7 月科技或成为弹性主线。一方面,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降低、“大而美”法案签署引发美元资产回流,这将支撑美债收益率下行与纳斯达克上涨,有利于科技类海外映射持续回暖。另一发面,国内“十五五”规划将科技置于核心地位,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调仓已尾声,为半导体、算力、服务器等与AI 国产替代相关板块提供资金环境支撑。

      2)军工板块:在北约提升国防预算至占国内生产总值5%目标和国内9 月3 日高规格阅兵预期的推动下,海外订单增多,军工股有望持续表现。

      3)国央企和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鉴于地产内生动能减弱、贸易融资端及转口贸易走弱,加之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定力,以及监管从严,债券、国央企及公用事业板块在三季度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市场博弈的复杂性超预期,政策变化的节奏复杂性超预期等。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驰/张文宇 日期:2025-07-0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