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中国物业管理市场总结&下半年趋势展望
(一)市场环境:政策规范物业服务市场,平衡各方利益
1.《人民日报》发文整顿物业乱象,规范服务行为
2025年4月,《人民日报》党建版刊发《整治物业管理乱象,靶向发力》,报道成都市在物业管理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报道从查到底、专项治和建机制三个角度,聚焦物业管理领域乱象,靶向发力,查处腐败案件,健全制度机制,推动解决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物业管理乱象是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出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物业项目存在先天性的结构失衡,其中“建管不分”的遗留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前期物业管理通常由开发商指定关联物企负责,物业公司缺乏独立性和中立性,容易偏向开发商利益,在房屋质量、规划变更、设施移交等问题上难以维护业主权益。其二,当下行业市场透明度仍处在较低水平,物业企业与业主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业主难以清晰了解物业服务成本构成、标准执行细节、公共收益明细,物业公司则掌握全部信息和资源。其三,监督执行与法制建设仍然存在不足,监管力量薄弱、执法难,街道、社区一级缺乏专业人员和有效抓手,对物业违规行为处罚执行难;法规政策细则不清、操作性不强,如公共收益分配、维修资金使用表决机制等,在实践中易产生分歧。
创新收费机制,提升物业收费信息的透明程度,是化解市场机制失灵问题的重要抓手。信托制是在传统的酬金制与包干制以外,一种新型的物业费模式:物业公司通过信托账户支取物业费,公开透明,避免业主产生误解。信托制物业费属于酬金制的改进,将传统物业的双方买卖关系升级为“委托-受托-受益”的信义关系。信托制物业费最大特点是权责清晰,资金流向全程透明,保证物业服务质价相符。业主将物业费及公共收益归集到一个透明的业主共有资金池作为物业信托基金,业主大会、业委会为委托人,邀请信托机构担任信托受托人,全体业主为信托基金受益人,物业公司为物业服务的受托人。受托人管理物业信托基金,物业公司依照合同提取酬金,并根据信托基金的资金情况提报预算并支取物业费;全体业主通过物业信托基金的查询密码监督账户收支。不过,该模式较为复杂,专业化程度高且需要业主高度自治,目前尚未大面积普及应用。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