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深度:历次存款整改和利率下调回顾与复盘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08 18:03:19 评论:0

  投资要点

  存款利率整改和利率下调的原因:

  1.推动利率市场化与政策传导:打破存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的刚性绑定,2022年通过建立的市场化调整机制,解决“政策利率→市场利率→实体利率”传导梗阻。2.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与社会融资成本:存款占银行负债超70%,降息直接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为贷款利率下调创造空间,形成“存款降息→负债成本下降→实体融资成本降低”传导链条,规范高息揽储(如叫停“手工补息”、限制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和引导银行优化存款期限结构(长期利率降幅大于短期),消除存款市场的非理性竞争,使利率真正反映资金供求关系,有效带动了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历次整改与利率调整回顾:

  2019-2020年:压降活期/定期存款靠档计息等创新产品,结构性存款余额从15.4万亿元压降至零。2021年6月: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将“倍数定价”改为“基点定价”,四大行与中小银行加点上限差异化设定。2022年4月: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参考债券与信贷市场利率定价,随后开启多轮挂牌利率下调(如2022年9月、2023年6月/9月/12月、2024年7月/10月、2025年5月等),长期存款降幅大于短期。2024年4月:禁止手工补息高息揽储,规范对公存款定价,11月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纳入自律管理,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

  历次调整市场影响:

  存款与非银互动:整改初期(如2019-2020年)结构性存款向理财、保险转移;2022年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时,资金因债市波动、预防性储蓄等回流银行,定期存款占比提升。其他轮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一般对应了存款从大型银行向中小行以及银行向理财和保险迁移的特征。

  未来展望和投资建议:

  三季度定期存款到期量或较大,叠加保险预定利率可能下调,参考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来看,最高可能有近10%的到期存款流向非银机构(最终以银行非银存款或者应付债券形式存在),一般存款最终或流向权益市场(如高股息银行股)和长久期债券。

  关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带来的净息差修复机会,相关标的:交通银行、重庆银行、成都银行等;国有银行调整后股息率提升配置价值凸显,相关标的:交通银行、建设银行。

  风险提示:

  存在模型测算误差、假设与实际偏离、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 张银新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