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信贷投向跟踪:票据业务快增,零售分化持续
平安观点:
信贷投放结构分化,关注零售需求恢复。一方面,上市银行24年下半年票据业务占比明显抬升,24年末票据占比较24年半年末提升0.98pct至5.7%,其中国有大行票据占比环比半年末抬升1.50pct,提升更为明显。对公业务压舱石地位持续,其中风险相对更低、期限相对更长的基建类贷款资源倾斜更为明显,24年末占对公贷款的比重较24年半年末提升0.54pct至50.9%。从零售端来看,虽然24年末上市银行零售贷款占比达到35.7%,基本持平半年末水平,但中小行零售贷款略有修复。从股份行来看,低基数以及风险偏好促使股份行24年末按揭贷款占比较半年末上升0.81pct至39.7%,位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区域行按揭贷款占比同样有所提升,例如杭州、苏州和上海。此外,大多数城商行消费贷占比有所提升,国有大行和农商行则在消费贷和经营贷皆加快了投入,一定程度反映了24年9月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对于信贷需求的推动。从当下来看,我们认为政策的温和呵护有望加快居民需求的释放,零售贷款的弹性值得持续关注。
资产质量压力可控,关注零售领域风险表现。行业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健,A股上市银行25Q1不良率环比24年末下降1BP至1.22%,拨备覆盖率环比24年末下降2.13pct至238%。但零售业务等领域的风险值得关注,受到部分小微业务风险暴露以及居民还款能力波动的拖累,零售业务不良率略有上升,24年末上市银行零售贷款平均不良率环比半年末上升7BP至1.43%。地产领域不良率整体得到有效控制,已公布地产不良率的31家银行中有19家银行对公地产业务不良率环比24年半年末有所下降,其中渝农商行24年末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基本清零,苏州银行对公地产贷款不良率仅为0.09%,皆实现了风险有效管控。综合来看,结构性波动不改资产质量平稳趋势,特别是稳增长政策叠加监管对于银行经营端的持续呵护,我们认为行业资产质量有望保持稳健。
投资建议:资金结构深刻变化,顺势而为重配置轻交易。资金流向的变化是推动板块估值修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方面被动指数的持续扩容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流入,板块高权重的特征仍将持续推动资金的流入,一方面银行板块低波高红利的特征更易获得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青睐,目前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3.86%,结合监管一系列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措施,预计板块的股息配置价值吸引力仍将持续。个股维度,我们结合股息和潜在增量中长期资金流入空间看好A股股份行板块以及部分优质区域行(成都、北京、江苏、上海、苏州、长沙),同时关注更具股息优势的港股大行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金融政策监管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