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汇总:【双碳周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有所下降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09 15:32:21
评论:0
上周欧美韩碳市场碳配额交易价格有所上涨。欧洲市场,EUA 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上周有所上涨,涨幅分别为3.94%、3.91%;美国市场,EUA 期货价格上周涨幅为3.91%,UKA 期货价格上周涨幅为3.54%;韩国市场,KAU24 现货价格上周涨幅为0.24%。
上周美韩碳市场碳配额成交量有所下降。欧洲市场,EUA 现货上周共成交23.50 万吨,较前一周上涨23.68%,EUA 期货上周共成交357.80 万吨,较前一周下降19.94%;美国市场,EUA 期货上周共成交144.25 百万吨,较前一周下降36.11%;韩国市场,KAU24 现货上周共成交88.20 万吨,较前一周下降42.77%。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有所下降。上周全国碳市场碳配额(CEA)累计成交量为246.53 万吨,累计成交金额为17908.25 万元。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较前一周有所下降,降幅为62.34%和63.60%。截至7 月4 日,上周CEA 日成交均价为72.55 元/吨,较前一周下降2.81%。
上周国内各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有所下降。上周国内试点碳市场碳配额周成交均价除广东省GDEA 外均呈上涨趋势,其中福建省FJEA 涨幅最大,达到6.51%;与上月同期(2025 年6 月2 日至6 月6 日)相比,各试点碳市场碳配额周成交均价广东省GDEA 外均呈上涨趋势,其中上海市SHEA 涨幅最大,达到8.22%。上周国内试点碳市场碳配额交易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上海市、深圳市和湖北省碳市场,其碳市场周交易量占全部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的99.27%;上周广东省、上海市、深圳市和湖北省碳市场成交金额占比较高,占全部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金额的99.56%。上周国内各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为22.61 万吨,较前一周有所下降,降幅为30.12%。
上周在绿色发展领域发生两项重要事件。(1)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在合肥巢湖水域首航成功,标志着氨燃料在船舶领域实现工业化应用重大突破。氨燃料具有零碳排、高能量密度等优势,但面临燃烧稳定性挑战。项目团队攻克多项核心技术,成功实现纯氨燃料稳定燃烧与低排放,为航运脱碳、构建清洁高效水上交通能源体系提供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推广前景。(2)中船集团七一一所在上海洋山港完成全球首次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接卸作业,标志着我国率先构建“捕集—液化存储—船对船接卸再利用”的碳循环闭环。该作业依托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捕集率超80%、纯度达99.9%,有效解决船岸接卸受限问题,提升碳转运灵活性。此举为海事碳捕集技术大规模应用及碳价值链探索奠定基础。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供给端政策超预期放松,气候异常变化风险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子健/王佳/蔡晨 日期:2025-07-09
上周美韩碳市场碳配额成交量有所下降。欧洲市场,EUA 现货上周共成交23.50 万吨,较前一周上涨23.68%,EUA 期货上周共成交357.80 万吨,较前一周下降19.94%;美国市场,EUA 期货上周共成交144.25 百万吨,较前一周下降36.11%;韩国市场,KAU24 现货上周共成交88.20 万吨,较前一周下降42.77%。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有所下降。上周全国碳市场碳配额(CEA)累计成交量为246.53 万吨,累计成交金额为17908.25 万元。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较前一周有所下降,降幅为62.34%和63.60%。截至7 月4 日,上周CEA 日成交均价为72.55 元/吨,较前一周下降2.81%。
上周国内各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有所下降。上周国内试点碳市场碳配额周成交均价除广东省GDEA 外均呈上涨趋势,其中福建省FJEA 涨幅最大,达到6.51%;与上月同期(2025 年6 月2 日至6 月6 日)相比,各试点碳市场碳配额周成交均价广东省GDEA 外均呈上涨趋势,其中上海市SHEA 涨幅最大,达到8.22%。上周国内试点碳市场碳配额交易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上海市、深圳市和湖北省碳市场,其碳市场周交易量占全部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的99.27%;上周广东省、上海市、深圳市和湖北省碳市场成交金额占比较高,占全部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金额的99.56%。上周国内各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为22.61 万吨,较前一周有所下降,降幅为30.12%。
上周在绿色发展领域发生两项重要事件。(1)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在合肥巢湖水域首航成功,标志着氨燃料在船舶领域实现工业化应用重大突破。氨燃料具有零碳排、高能量密度等优势,但面临燃烧稳定性挑战。项目团队攻克多项核心技术,成功实现纯氨燃料稳定燃烧与低排放,为航运脱碳、构建清洁高效水上交通能源体系提供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推广前景。(2)中船集团七一一所在上海洋山港完成全球首次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接卸作业,标志着我国率先构建“捕集—液化存储—船对船接卸再利用”的碳循环闭环。该作业依托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捕集率超80%、纯度达99.9%,有效解决船岸接卸受限问题,提升碳转运灵活性。此举为海事碳捕集技术大规模应用及碳价值链探索奠定基础。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供给端政策超预期放松,气候异常变化风险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子健/王佳/蔡晨 日期:2025-07-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