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AI行业周报(第16期20250706-20250712):硅料环节优化有望超预期,新能源+AI是主线
报告摘要
行业整体策略:硅料环节优化有望超预期,新能源+AI是主线
光伏硅料供给侧改革措施有望超预期,有望推动整体产业逐步进入向上周期;产品力领先、创新有优势的公司受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观点: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
1、AI眼镜有望加速向上,豪鹏科技等受益。1)Meta下半年将发布至少4款AI智能眼镜产品,第三代Rayban Meta产品外观曝光,AI能力和交互方式全面升级。2)豪鹏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000万至1.02亿,同比增长228.03%-271.77%;业绩增长源于产品创新、AI战略布局及全球客户服务优化。
2、大圆柱等新技术有望真实放量,亿纬锂能等受益。近期,亿纬锂能沈阳大圆柱样板工厂试产,协同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准备。
3、AI加速固态电池等创新,产业链需求向好,华友钴业等受益。1)Factorial(美国固态电池公司)推出自研AI平台,固态电池性能预测周期缩至2周(传统方法通常需要3至6个月)。2)固态电池对碳酸锂的单位消耗较传统液态锂电池提升70-80%,将显著推高碳酸锂中长期需求。3)华友钴业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亿至28亿元,同比增55.62%至67.59%;业绩增长因产业一体化优势释放、钴价回升等。光储产业链核心观点: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
1、光伏硅料环节供给侧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协鑫科技、通威、新特、大全等受益。近期,由于供给侧改革预期提升,多晶硅价格触底回升,后续产品价格有望“不低于成本销售”。
2、光伏消纳机制逐步完善,行业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1)近期,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发布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通知,首次将钢铁、水泥、多晶硅及新建数据中心纳入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监测。2)近期云南省发布《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风光等新能源通过专线向单一用户供电的模式、管理机制和落地路径,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并要求不低于60%的电源自用比例。
3、各地“136号文”持续落地,风光电站收益确定性有望提升。1)近期海南省发改委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征求意见稿,增量项目需参与竞价,海上风电竞价范围0.35元/kWh-0.4298元/kWh,陆上风光项目0.2元/kWh-0.3998元/kWh。2)山西136号文配套细则征求
行业周报
化有望超预期,新能源+AI是主线P2
意见:存量机制电价≤燃煤发电基准价,增量竞价申报充足率≥1.2。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核心观点:重视新市场的突破。
1、可控核聚变国内外加速导入,精达股份、爱科赛博等受益。1)欧盟聚变战略意见征询完成,将于年底正式发布。2)合肥BEST装置有望2027年实现全球首次聚变发电演示。
2、风电出海持续性较好,大金重工等受益。1)得益于海外业务突破性增长,大金重工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5.1亿至5.7亿元,同比增长193.32%至227.83%。2)大金重工为欧洲波罗的海某海上风电项目提供10根超大型单桩产品,于2025年顺利交付完毕。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