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通信·卫星互联网专题四】民营火箭亟待突破,手机直连与激光通信未来可期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14 18:36:12 评论:0

  投资摘要

  1.2025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星链Starlink领先行业,我国加速推进。截至2025年6月,Starlink已累计发射近9000颗卫星,全球服务用户突破500万,网络覆盖逾100个国家与地区;Starlink项目2024年收入超过80亿美元(Playload预测),预计2025年收入或超过110亿美元。Starlink在通信技术方面不断创新,新一代V3星座卫星具备单颗1Tbps能力,全面搭载星间激光链路;Starlink还率先实现手机直连卫星功能,已与T-mobile等全球多个头部运营商合作,截止6月底,Starlink母公司SpaceX(Starlink占其经营体量约70%)估值达4000亿美元。我国卫星互联网已规划三个星座,过去自去年底到今年中,星网的“GW星座”已完成4组40颗低轨卫星部署,垣信的“千帆星座”已完成5组90颗卫星发射。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今年6月星网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变更为前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和前中国电信总经理梁宝俊。卫星互联网相关商业模式和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变化显著。

  2.商业模式:手机直连(DTC Direct to cell)亟待规模应用,激光通信未来可期。(1)手机直连DTC:中国电信于2024年大规模推广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截止2025年5月,中国电信已经联合华为、小米等主流厂商发布30余款直连机型,年销量突破1600万部。从技术演进看,手机直连将由目前电信运营的“新手机+老卫星”,向Starlink/AST Space mobile运营商“旧手机+新卫星”,向未来5G-NTN/6G的“新手机+新卫星”方式发展,手机直连卫星场景可以从普通C端向B端行业(应急、农业、公共事业等)应用拓展,也可以由DTC方式向物联网D2D方式延展,有望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出海的快速路径。Starlink今年4月完成手机直连卫星星座部署(570颗)。(2)激光通信:Starlink自V1.5代星就开始配置星间激光通信技术,该技术有望成为卫星互联网标配,太空星间通信骨干网的跨国传输较海底光缆优势明显,星地通信大速率传输有望在遥感等大数据传输领域应用。我国民营企业已验证极光星通实现400Gbps星间通信,长光卫星完成100Gbps遥感影像下传。

  3.火箭突破:我国民营火箭企业加速技术迭代,有望在可回收、液体动力、箭体材料等关键领域突破。以头部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为例,其“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使用自研甲烷-液氧发动机,近地轨道载荷运载能力对标SpaceX猎鹰9的18.3吨。该火箭于今年6月20日完成一级九台引擎的静态点火测试,CCTV报道该火箭预计在今年下半年首次试飞。此外,今年5月底,箭元科技完成其自研的元行者一号(我国首个“不锈钢箭体+液氧甲烷”民营火箭)可回收火箭3公里高度试飞。

  4.投资建议:我国商业航天正处在加速发展期,市场空间广阔。根据我们测算,我国卫星互联网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有望达近千亿元,配套民营火箭市场规模有望超300亿元。同时参考Starlink发展,卫星应用及终端市场发展未来可期。建议率先关注民营火箭公司相关产业链,再关注卫星互联网通信载荷相关供应商【臻镭科技】、【国博电子】、【信科移动】、【上海瀚讯】,地面终端供应商【海格通信】等。

  风险提示:低轨卫星星座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卫星互联网发展应用场景开拓不及预期;频轨资源被大量占用;卫星通信与6G融合存在不确定性。


国信证券 袁文翀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