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快评:市场短期调整后的投资线索
事项:
2025 年12 月31 日至1 月3 日,上证指数连续三个交易日分别回调1.63%、2.66%、1.57%,累计回调5.75%,三个交易日内下跌家数均超过4300 家。后续在政策呵护下对市场仍有信心,围绕三个线索进行投资布局:
1)并购重组具备资产注入逻辑的潜在竞买方;2)深度破净、PEG 自下而上筛选;3)大额注销回购与股东增持事件驱动。
观点:
切换变盘进行中,短期快速回调后,市场后续调整压力不大本轮市场出现风格切换的实际变盘点在12 月中旬,具体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1)赚钱效应快速收缩,主题持续性不强;2)大盘、中盘股在12 月下旬股价表现相对坚挺,小微盘率先出现松动;3)9 月24 日以来快速跑赢的亏损股,12 月中开始相对绩优股超额快速收敛;4)换手率回落至近四年常态化中枢高位,融资交易活跃度回落至2024 年2-3 月的水平。近期市场的快速调整主要由下列几个方面所致:1)特朗普即将上任,交投情绪快速出清阶段对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不确定集中定价;2)一月进入年报预告披露期,分子端未见明显修复信号的情况下,投资者对分子端有所忧虑;3)“9.24”行情以来的增量资金贡献者——非机构投资者情绪快速退坡。亏损股、国证2000 等机构定价权较弱的结构,筹码获利比率12 月12 日达到100%后出现短线筹码快速止盈。
我们对2010 年上证指数连续3 个交易日收阴线,且累计跌幅超过5%的情况进行复盘,2010 年以来这类情况出现在2010 年4 到7 月、2013 年6 月、2015 年7 到8 月,2018 年2 月、2020 年3 月、2021 年7 月末、2022 年3 月初。从数据复盘维度看,出现5%回撤后的5 个交易日、10 个交易日、20 个交易日、60 个交易日大盘平均涨幅分别为0.9%、1.7%、0.9%、2.8%,后续大幅调整压力不大。除了2015 年7 月和2010 年4月外,其余时间段并未出现月线级别的“三连阴”。两段月线级别调整的区间与当前不具备可比性,2010 年4-7 月A 股调整的因素包括地产调控升级、欧债危机、期指开通,风险偏好压制严重;2015 年7-9 月的大级别月线调整发生在牛市见顶后,伴随清理杠杆资金、汇改、全球股市快速下跌等因素扰动,当前政策端持续呵护,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快速回调后的市场估值水位来到中期视角下的健康水平,对后续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颠簸中蓄力向上,政策呵护下春季行情或逐步兑现从历史上的“急跌”中总结规律,不难发现:1)在相对高点出现日线级别的快速回撤,并走向偏震荡的结构中,大盘相对更占优;2)若确认市场拐头向下(如2015 年),且短期回撤后还有“最后一跌”,则后续大盘价值显著占优;2010 年6-7 月、2021 年7 月这类“最后一跌”出现后,一个月到三个月维度内,小盘估值修复幅度更大。
往后看,宏观环境方面,制造业PMI 持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传统节日临近等交叉因素下,消费品行业景气扩张步伐加快。国内利率下行带来流动性环境宽松充裕,估值端也并没有压力。随着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信用脉冲有望企稳回升,股票市场具备坚实的基本面条件。在美国对外进口品高关税引发的“再通胀”隐忧中,美债利率居高不下引起了市场的负面情绪,但随着海外降息周期的 开启,利空情绪有望逐步出清。就国内资产而言,虽然外部冲击对股市表现短期内有一定拖累,但货币和财政政策双重发力,“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拳,为股市奠定稳健向上的基调。此外,促进消费和内需改善政策的传导呵护,有望在根本上提振股市盈利中枢,改善价格低迷现状,逆周期调节工具对外部压力也能实现很好平滑对冲。因此我们对后市并不悲观,在政策呵护下静待春季行情逐步兑现。
红利打底,国央企突围
配置层面,红利资产交易拥挤度并未上升至较高水平,交运、公用事业领域的红利资产仍能贡献较好的绝对收益,2024 年以来特别分红的大市值企业整体表现优于大盘,红利资产当前仍是稳健底仓。
国央企方面,退市风险不易波及大盘风格和国央企,规避地方国企微盘股几乎可以实现远离退市风险。伴随退市新规出台、监管力度和激励力度的加强,国企分红仍有完善空间。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并购重组具备重要的时代意义,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保值增值。后续重点关注:1)并购重组具备资产注入逻辑的潜在竞买方;2)深度破净、PEG 自下而上筛选;3)大额注销回购与股东增持事件驱动。
风险提示:上市企业盈利波动较大;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文中提及上市公司和相关股票均为历史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