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下)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18 16:55:23
评论:0
本文继续研究在债务融资的基础上实施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为无资本情况下(纯消费经济)和有资本情况下两种情况,在无资本情况下又比较了财政冲击和技术冲击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冲击对各个经济指标都带来了改善,而财政冲击只带来产出的增加。
在有资本情况下我们又比较了不同生产函数、不同劳动供给弹性、不同财政反应系数下财政冲击的影响,结果显示C-D 生产函数在挤出效应和债务累积上的影响小于内生增长模型,但增产效果还是内生增长模型更快。不过着眼长期利益来看,仍然是C-D 生产函数更胜一筹;劳动供给弹性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几乎消失了,这与财政平衡准则下的反应明显不同;最后就是财政反应系数的高低对财政可持续性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系数越高财政效率越高,债务压力越小。
鉴于此,本文测算中国的财政反应系数,所得结果为-0.12。这表明中国的财政基本盈余并未对政府债务做出足够的反应,影响到财政的可持续性,体现在DSGE 系统中得不到稳态值。这些经济参数代表的是该国的经济制度和生产环境,需通过改革才能改善这些指标,进而改善政府债务状况。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超预期;模型假设较现实条件更严格;模型本身与真实世界存在偏差的风险。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蒋飞 日期:2025-07-18
在有资本情况下我们又比较了不同生产函数、不同劳动供给弹性、不同财政反应系数下财政冲击的影响,结果显示C-D 生产函数在挤出效应和债务累积上的影响小于内生增长模型,但增产效果还是内生增长模型更快。不过着眼长期利益来看,仍然是C-D 生产函数更胜一筹;劳动供给弹性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几乎消失了,这与财政平衡准则下的反应明显不同;最后就是财政反应系数的高低对财政可持续性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系数越高财政效率越高,债务压力越小。
鉴于此,本文测算中国的财政反应系数,所得结果为-0.12。这表明中国的财政基本盈余并未对政府债务做出足够的反应,影响到财政的可持续性,体现在DSGE 系统中得不到稳态值。这些经济参数代表的是该国的经济制度和生产环境,需通过改革才能改善这些指标,进而改善政府债务状况。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超预期;模型假设较现实条件更严格;模型本身与真实世界存在偏差的风险。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蒋飞 日期:2025-07-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