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阳谋(一):从产能优化到增长为本 供给侧改革与“反内卷”联动研究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24 20:33:56 评论:0
  供给侧改革从“三去一降一补”深化至“反内卷+供给优化”,核心目标从化解过剩产能转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避免资源消耗于低效竞争。与2015 年供给侧改革相比,本轮“反内卷”变革在政策背景(全球化重构替代国内周期调控)、行业范围(全产业链覆盖替代传统重工业)、政策持续性(长效机制建立替代短期行政干预)存在本质差异。

      【政策定位】当前供给侧改革已从“三去一降一补”升级为“反内卷+供给优化”新范式, 核心目标由化解过剩产能转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Productivity),避免资源消耗于低效竞争。与2015 年改革相比,本轮变革在政策背景(全球化重构替代国内周期调控)、行业范围(全产业链覆盖替代传统上游工业)、政策持续性(长效机制建立替代短期行政干预)存在本质差异。站在3-5 年维度看,反内卷政策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核心变量,该转型将重塑商品市场的长期定价逻辑,重点利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有较强“新质生产力”的企业。

      【市场逻辑】2015 年供给侧改革首次提出时PPI 连续45 个月为负,本轮PPI已连续32 个月负增长,均面临产能过剩导致的低价竞争困境。需求侧政策效力需观察“政策空间-传导机制-市场预期”三角验证:杠杆空间(政府债务率、居民负债收入比较低);信贷脉冲(新增信贷/GDP 较高);通胀预期(未来通胀预期
      【行业落地】2015-2016 年,过剩产能主要集中于基础原材料行业。而2024 年前后的产能过剩则呈现出结构性升级。本次“反内卷”改革的行业背景除传统行业外,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端制造业成为新的过剩“重灾区”。这表明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进程,产能过剩矛盾已从初级产品向复杂制成品领域蔓延。这轮反内卷可能会带来终端利润的好转,经由下游供给减少带动上游价格下跌渠道,形成产业利润向下游转移。头部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有较大概率率先走出泥潭,开启上行周期。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政策理解不全面,海外政策超预期收紧。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夏/李昊阳 日期:2025-07-2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