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事件点评:出口管制再升级,战略金属地位持续提升
事件:
2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出口经营者出口上述物项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同步予以更新。
点评:
出口管制持续升级,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2023年以来,国家针对战略小金属的出口管制措施持续升级。2023年7月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锗、镓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2024年8月1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对锑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2024年12月3日,商务部公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2025年2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中国是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此次出口管制措施的发布,未来全球市场上的相关金属及物项的供应量将趋于减少,供给预期减少的背景下,将推动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价格上行。小金属资源战略地位凸显。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4年,中国的钨资源储量为240万公吨,钨矿产量达到6.7万公吨,均位于全球第一。硬质合金为钨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航天航空、国防军工、汽车制造、矿山开采等制造加工领域,随着终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转型升级,硬质合金下游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在持续扩大。碲:碲是一种类金属,碲及其化合物可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红外探测器、光电二极管等电子元件。2024年,中国的精炼碲产量为750公吨,占到全球约76.53%。铋:铋及其化合物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红外探测器等电子元件,液态铅铋合金可应用于核电源领域。2024年,中国的精炼铋产量为1.3万公吨,占到全球约81.25%。钼:钼下游应用以冶金领域为主,包括钢铁及高温合金,其中高温合金主要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能源和化工等领域的高温合金部件。中国的钼资源储量为590万公吨,2024年钼产量为11万公吨,均位于全球首位。铟:铟及其化合物主要应用于电子领域,以ITO靶材为主,其他应用包括半导体、光伏、合金等领域。2024年,中国的铟产能为1100公吨,产量为760公吨,均为全球第一。上述五种资源均具备军民两用性质,国家针对战略小金属的保护措施持续升级,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同时,有效地保障了我国关键战略矿产资源。
投资建议。国内针对战略小金属的出口管制措施趋严,显示出战略矿产资源的地位正日益提升。中国是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本次对相关金属及物项实行出口管制,将使得国际市场上来自中国的供应量减少,或将推动相关金属及物项的价格上行。
风险提示。战略小金属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替代产品出现的风险;全球范围内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供应量增多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