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跟踪:Finternet 2025亚洲数字金融峰会:监管落地驱动产业深化,机构化成核心主线
摘要:
监管框架持续完善,跨地域协同成新主线。11月4日,Finternet2025亚洲数字金融峰会在香港如期举行;本次峰会释放明确信号,全球数字金融监管已从“探索期”进入“落地期”。其中,香港延续“稳健开放”基调,2025年政策亮点频出:推出流动性共享订单库机制、推进稳定币发牌试点、扩展数字资产经纪商与信托托管人牌照范围,逐步对接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ADGM(阿布扎比全球市场)则聚焦“技术赋能监管”,通过API对接实现跨境交易可追溯,未来计划推动规则“机器可读化”,与香港形成“成熟机构互拓、核心标准互认”的协同路径。美国《GENIUS法案》的落地为稳定币与ETF发展奠定合规基础,BlackRock等传统资管巨头的参与验证了“监管明确→机构入场”的正向循环。
核心赛道多点开花,机构化进程提速。目前ETF、DAT、RWA和稳定币等核心赛道均实现突破性进展,机构资金成为市场主导力量,产品形态从“投机导向”向“实用导向”转型。其中,ETF市场呈现“美国引领、亚太跟进”格局,BlackRock旗下比特币ETF以435天突破1000亿美元规模成为行业标杆,香港首只Solana ETF的上市标志着亚太市场正式发力。DAT(数字资产库存公司)进入2.0进化阶段,从MicroStrategy的“纯买币模式”升级为“买币+Staking生息”模式,头部项目通过被动收益覆盖运营成本,mNAV维持在合理溢价区间,成为传统机构间接入场的重要通道。RWA赛道中,黄金数字化成最佳范式,XAUT市值接近21亿美元,在交易效率、持有成本、全球流通性上全面超越传统黄金投资工具。稳定币需求爆发于跨境支付与抗通胀场景,2025年因监管明确与商业盈利性凸显成为资本热点,Mastercard等传统支付巨头通过收购加速布局,跨境结算效率大幅提升。
生态协同深化,数实融合与基建升级成关键支撑。数字金融生态从“单点创新”转向“系统协同”,数实融合场景落地加速,基础设施三层架构逐步完善。数实融合目前已成为行业共识,RWA通过“现实资产价值数字化”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衔接,覆盖供应链结算、知识产权token化、不动产跨境交易等。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数实衔接”痛点,“基础层、代币化层、现实对接层”三层架构解决方案已得到行业验证:基础层支持多链兼容与跨链桥接,代币化层实现智能合约部署与代币生命周期管理,现实对接层通过律师、审计师、托管人的专业服务确保链上权利与现实规则一致。香港推出的流动性共享机制与Solana生态的24小时交易特性,解决了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市场的效率错配问题,OSL等机构通过技术整合实现“合规前提下的高效流通”。
市场周期弱化与结构优化并行,长期增长逻辑明确。传统“减半驱动”周期逐步弱化,机构资金主导下市场波动趋缓,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合规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峰会嘉宾普遍认为,数字金融市场已打破“一牛三熊”的传统周期,美联储降息周期、机构持续增持、政策红利释放三大因素成为长期增长支撑。当前市场虽经历短期回调,但未改变牛市中场格局。投资者结构显著优化,机构占比从2020年的不足20%提升至当前40%以上,家族办公室、主权基金通过ETF、DAT、RWA等合规工具入场,推动市场从“投机主导”向“配置主导”转型。行业整合加速,稳定币、DAT等赛道呈现“头部集中”特征,中小项目因流动性不足与合规成本高企逐步退出,头部机构凭借品牌、资金、合规优势将占据主导地位。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波动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技术与合规衔接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