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洞察:中外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机制比较与趋势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10 20:34:13 评论:0

  美国的市场化出清、中国的核销清收并行与欧洲的渐进式化解

  过去十余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银行业不良率总体下行,但修复方式与节奏差异很大。美国次贷危机后较早完成资产质量修复并维持低位;欧元区缓步回落、周期偏长;日本低位小幅波动;中国总体保持在低位区间,行业风险可控,不同机构与区域间分化。

  不良贷款生成结构决定资产质量弹性,美国不良贷款中零售占比较高、对就业与利率更敏感,波动较大;欧日以企业类为主,风险显性化相对滞后;中国仍以企业类为主,零售端不良呈边际抬升。

  各经济体不良贷款处置路径的差异显著,美国侧重前置识别与核销,充分减值后直接出表,依托成熟承接链提高处置效率,但盈利波动更高。中国不良贷款处置在外部市场折价较深时,银行倾向于“先核销、后清收”,通过内部法务追偿、抵押物拍卖、债务重组等手段在较长周期内实现现金回流。

  制度层面,最近20年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与转让由行政化进一步走向市场化与机制化,转让规则优化、参与主体更加多元,银登中心平台职能强化,透明度与流转效率同步提升。


惠誉博华信用评级 刘萌,彭立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