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低空经济月报:低空经济2025年展望

股票资讯 阅读:11 2025-02-13 18:28:37 评论:0

  【内容摘要】

  2025年1月28日,峰飞航空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V2000CG在央视春晚中亮相,并在重庆“两江四岸”上空飞行;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完成武汉分会场的“七机联飞”及零点倒计时前广州塔旁的“双机共舞”,再次引发大众对低空经济产业热烈探讨。

  2024年,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低空经济以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成为资本市场新主题、大主题,无论是政府、产业、资本均投入大量的资源推进产业发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低空经济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产业环境持续向好,产业发展关键点逐步清晰并得以有序推进,产业应用方向日渐清晰且部分场景试点落地。

  一、2025年低空经济展望

  1顶层设计:中央与地方政策齐发力,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协调重大问题等。这是中国首次设立专门机构统筹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司的设立将作为牵头单位在未来加快制定和完善低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将建立健全低空飞行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低空经济的安全运行。这将有助于规范低空经济行业秩序,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总体来看,我国与低空经济产业有关的立法仍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与航空器飞行相交叉的空域管制、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等领域的法律规定仍有待完善。低空经济产业涉及多个不同领域的法律规定,除了需要传统的知识产权、侵权等法律保障,还涉及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空域管理、飞行安全等新兴法律问题。我们预计,2025年,各地政府仍将持续积极探索地方性政策和法规,为低空经济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在低空经济政策层面,中国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级政策体系。中央政策从产业方向、技术方向指出了方向。地方政策更为具体,结合自身区域资源禀赋和特点,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展现了明显的区域特点。

  2商业运营:商业运营:适航、空域开放、场景应用有序推进

  适航认证是低空飞行器商业化的重要前提。进入2025年,我国在适航取证工作在政策推动、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呈现出规范化、加速化的趋势。随着低空经济司的成立,通过统一牵头联合出台适航审定标准化规范,2025年有望在适航取证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当前不同型号的eVTOL适航审定过程依旧遵循“一事一议”的模式,尚未形成统一的适航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低空空域是低空经济的关键要素。各个地方政府在制定低空经济产业过程中,对加快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行了大力支持,目标为实现低空空域分类划设,飞行活动监管等,部分省市已取得一定进展。由于低空空域管理缺少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细则,各地发展战略规划呈现碎片化状态,后续产业仍需加快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晰路线图,编制低空数字空域图,促进低空资源高效配置。

  场景和市场是低空经济的根本。在通用航空领域,场景应用规模主要集中在飞行培训和工农林生产作业;而在以eVTOL为代表的新能源航空器领域,载人客运是其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核心场景,由于当前较多企业仍处于研发及适航取证中,同时企业在载人客运场景中开展论证,如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

  3技术攻关:电池电机技术、低空航行系统等

  我国拥有低空经济完整产业链,但针对新兴应用市场,部分飞行器产业链环节、低空新基建等仍需结合航空技术、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学科综合开展技术攻关。结合产业发展时点,我们重点关注航空飞行器电池电机系统,低空航行系统的技术进展。

  在航空电池领域,新能源车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单位重量提供的能量)为200Wh/kg,面向城市空中交通的eVTOL至少需要达到400Wh/kg;而目前成熟的eVTOL电池能量密度仅有285Wh/kg,远低于航空燃油的比能量,仅能勉强满足小型全电飞行器短程飞行需要;航空电池技术指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航空主机厂与新能源电池企业联合攻关。

  在电机领域,电机是电推进系统的驱动核心。相较于其他电机应用场景,电动飞机在空中可能面临气压低、温差大等极端环境,同时其次由于电池能量密度的限制、飞机重量限制等条件的影响,导致航空级电机的性能要求高于其他行业,要求高功率密度、高效率、轻量化、低噪声、高可靠性方面。永磁电机、超导电机则被认为是重点技术路线。

  低空航行系统则是低空经济能飞起来、管得住、产业释放活力的先决条件。当前,城市空管信息系统、空域管理辅助系统、飞行服务站系统、城市立体交通网等分散在航空、通信等不同领域中,整合难度较大。同时,我国缺乏有效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低空感知探测和通信,现有的感知探测基础设施和低空通信效果差、速度慢、规模小、管理低效,影响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足以满足未来大规模的低空场景使用,同时针对各类基础设施的需求标准也尚未统一出台,信息基础设施的同步推进是低空经济产业大规模推进的重要节点之一。

  4资本市场:市场热度有望持续,低空新基建、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将受到更多关注

  得益于国家顶层战略的支持,低空经济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并且在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产业发展依然处于爆发早期阶段,在重点产业链投资环节方面我们建议关注动力系统、材料以及物理/信息基础设施相关环节。

  一级市场层面,2025年低空经济领域股权融资持续保持活跃,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仅1月1日至1月23日,低空经济领域已有超十起投融资事件,其中不乏航景创新、白鲸航线等低空头部整机制造企业完成融资。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股权融资仍旧较为活跃,政府背景的资金将持续加码。

  二级市场层面,我们认为低空经济产业不是短期的热点概念,是国家顶层战略规划支持的重点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是值得长期投资,耐心投资的重要赛道。但短期内受到市场风格、其他板块热点轮动等影响,行情往往不会一蹴而就,长牛、慢牛更加符合产业整体的发展阶段。从投资角度来看,2024年涨幅较好的低空经济个股往往是肉眼“看得见”的与低空经济相关度较高的企业,我们认为2025年不妨将眼光深入细分领域,例如固态电池、电机电控、无人机反制等拥有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有望取得超额收益。此外,短期来看,下月即将召开的两会,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有望成为两会热议话题,并持续推动支持政策推出和产业进度加速。

  二、低空产业链重点企业

  我们将低空经济产业重点关注主线分为三类,低空空管系统、低空飞行器核心零部件及低空整机制造。


中航证券 方晓明,张超,闫天路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