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保持定力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02-14 19:59:44 评论:0

  复盘与思考:

      2 月13 日,债市仍纠结,股市踩刹车。尽管早盘Deepseek 概念仍有利好,但在连续上涨后,科技股阶段性乏力,成为领跌因素;债市主线较不明确,长端利率延续震荡格局。

      复盘各类资产表现,科技龙头跌幅显著,科创50 跌幅达到2.31%;小微盘表现偏弱,中证2000、万得微盘股指下跌1.10%、1.33%;大盘表现相对稳定,上证指数、沪深300 指数仅下跌0.42%、0.38%。债市中,10 年国债收益率持稳于1.62%,30 年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0.4bp 至1.84%。

      商品市场中,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依旧强势。昨夜美国劳工部公布1 月通胀数据,CPI 及核心CPI 均超预期,但由于数据出炉前特朗普曾表示“利率应该降低”,且英国经济超预期增长推动英镑走强,美元指数短暂走高后快速转降,带动金价呈现V 型反转趋势。今日沪金、沪银价格分别上涨0.46%、1.33%至684.6 元/克、8028元/千克;工业金属,沪铜价格上涨1.00%;而基建地产类商品并未受到万科利好预期的提振,螺纹钢、铁矿石、沥青、玻璃价格分别下跌0.46%、1.52%、0.79%、3.64%。

      在连续“早盘紧,尾盘松”之后,今日资金价格高开高走。早盘央行逆回购延续净回笼趋势,规模为1497亿元,借贷成本随即走高,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隔夜利率普遍升至1.85%之上;午后资金利率并未一如既往,尾盘非银隔夜利率一度攀至2.20%+水平。全天来看,R001 加权值为1.86%,较昨日上行2bp;R007 则在货基、理财等非银融出的支撑下,回落至1.80%,较昨日下行7bp。

      反复无常的资金面,成为短端行情的“绊脚石”。受到资金偏紧制约,现券短端始终处于“阴跌”状态,今日1 年、3 年期国债活跃券分别上行1.5bp、1.0bp 至1.28%、1.32%。随着市场对资金态度转弱(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由40.6%跃升至57.2%),流动性偏紧向中端扩散,5 年、7 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样上行约1.0bp。长端在“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影响下,表现相对稳定。

      观察机构行为,今日基金、券商、银行等机构均在买与卖之间反复横跳;对于10 年期品种,交易盘内部行为也存在明显分化,基金买,券商卖。这些现象,均反映出当前债市的极度纠结。10 年、30 年国债依然未能跳出1.60-1.65%、1.80-1.85%的震荡箱体,策略尚无需调整,未至边界,静观其变。

      权益市场有所回调,万得全A 下跌0.66%,一部分原因是港股下跌的映射。从日内表现来看,万得全A 基本呈现震荡走势,尾盘前一度小幅上涨;而随着恒生指数在14:10 之后大幅回调,万得全A 开始明显回落。而恒生指数的下跌,反映出港股或许面临高位回调的压力。恒生AH 溢价指数(HSAHP.HI)已来到135 附近,可能是调整的前奏。从2021 年以来的行情来看,当这一指数下跌至130 附近后,通常会进入回升区间,而这一回升的过程基本对应港股的高位回落。当前AH 溢价指数再度接近130,意味着市场对港股性价比的担忧可能在酝酿。

      对于A 股本身而言,资金仍未脱离震荡市思维。昨日市场显著走强,今日市场就上演了调整,表明资金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兑现倾向,尤其是在元旦前买入后遭遇跨年下跌的资金,此时万得全A 已回升至大跌前的位置,兑现压力可能相对集中。而昨日市场显著走强,则给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兑现契机,今日行情则放量回调。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的向上突破仍未被证伪。上证指数依然维持在60 日均线之上,万得全A 同样未跌破筹码峰,意味着突破形态的有效性仍待检验。若后续万得全A 在跌至筹码峰后即开始反弹,则可以认为堆积筹码的态度已基本转为乐观,有望由此前的压力位转化为支撑位。今日市场放量下跌,体现出“兑现筹码换手至乐观筹码”的过程加速,意味着这一段震荡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板块方面,题材行情边际降温,资金暂时切换至防御姿态。今日红利板块走强,中证红利指数上涨0.04%。

      同时处于相对低位的大消费品种表现出色,包括白酒和农牧等。而科技股则遭遇大幅回调,科创50 指数下跌2.31%。按照春节后“主线走强,支线轮动”的框架进行分析,AI 作为行情主线仍然保持相对强势,AIGC 指数上涨0.94%;而机器人概念则开始高位回落,机器人指数下跌2.44%。支线板块轮动至谷子经济,此前曾占优的智能驾驶、光伏和创新药板块均未能继续走强。

      整体来看,题材行情或许处于加速上涨后的“休息区”,占优风格暂时切换至红利、大消费等低位板块;但AI 主线依然受到市场认可,AIGC 竞争加剧的格局初现,由产业利好驱动的科技行情可能并不会就此停歇。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 日期:2025-02-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