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宏观*1月金融数据点评:关注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股票资讯 阅读:10 2025-02-17 12:38:55 评论:0

2025 年1 月新增社融和新增信贷均好于万得一致预期;人民币贷款和企业债是主要多增项目;春节假期错位对金融数据的影响比较明显,体现在政府债券发行较2024 年12 月降速、财政支出速度较去年同期放缓,企业存款少增,居民存款多增等方面;但企业中长贷多增显著,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可能出现回暖。

    1 月新增社融7.06 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0%,新增人民币贷款5.22万亿元。

    细项看,较2024 年同期多增规模较大的主要是政府债券和人民币贷款,较2024 年同期少增的是外币贷款、汇票和信托贷款。2025 年1 月政府债券融资较2024 年12 月下降,但较2024 年同期多增较明显,其中既有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同时也反映了稳增长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低利率环境延续,企业债融资额较2024 年12 月增幅较大;年初新增人民币贷款多增幅度较大,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好。

    2025 年1 月M2 同比增长7.0%,M1 同比增长0.4%,M0 同比增长17.2%。

    M1 统计口径调整,修订后的M1 新增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较2024 年旧口径M1 扩容大约65%。新口径下,2025 年1月M1 同比增速0.4%,较2024 年12 月小幅下降0.8 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统计口径调整没有造成M1 同比增速的异常波动。2025 年1 月M0 同比增速明显走高,表明央行在加大流动性宽松的落地力度。

    2025 年1 月新增存款多增4.32 万亿元,其中新增居民存款5.52 万亿元,是主要多增的项目;企业存款少增2060 亿元,非银存款少增1.11 万亿元。

    我们认为对居民存款、企业存款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春节效应,春节前后企业存款大量转化为居民存款,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了M2-M1 环比上升当中;财政存款较2024 年12 月上行,主要是受春节假期财政支出速度放缓的影响;对非银存款影响较大的还是同业存款利率下行的趋势。

    1 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5.13 万亿元。1 月新增信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企业贷款明显好转,中长贷多增,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或有转暖,二是居民贷款较去年同期明显少增,其中中长期贷款出现少增,短贷少增更明显,一方面可能与春节假期与去年错位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商品房销售回暖趋势,是否可能出现波动。

    关注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1 月新增社融和新增信贷均高于万得一致预期,企业融资需求有回暖迹象,政府融资规模和财政支出力度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居民存款明显多增,体现了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和“流动性充裕”。2 月央行发布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并提出“支持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我们认为从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内容看,“提升银行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和“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表明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的空间,但此外建议关注两方面,一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定义和调整,其中既包括传统货币工具,如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也包括创新工具,如新增的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二是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我们预计包括但不限于推进地方政府平稳化债、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二次上行;欧美经济回落速度偏快;国际局势复杂化。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晓娇/朱启兵 日期:2025-02-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