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实现开门红
社融当月增量创新高
2025 年1 月社融同比多增近6000 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同比多增,表内信贷和政府债券融资是主要支撑。表内信贷同比多增有两个原因,一是商业银行对信贷“开门红”仍有诉求,信贷供给和前期项目储备比较充足;二是化债资金提前偿还存量贷款的规模边际减少,对信贷数据的拖累响应减轻;对于实体融资需求是否出现实质性改善,仍需要更多数据验证。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主要是国债发行节奏靠前的带动,预计带动力度仍将继续保持。
l 企业中长贷转为多增
2025 年1 月人民币贷款转为同比正增长,与2024 年四季度不同的是,1 月企业端表现好于居民端,企业中长贷同比转为多增,为时隔18 个月之后的首次同比多增,与化债影响减弱和年初信贷冲量有关。居民贷款同比少增,其中,中长贷的拖累尚不显著,短贷的拖累比较明显,当月呈现净偿还特征,考虑到春节假期出行、文娱以及以旧换新消费表现较好,核心通胀也有一定升温,但居民短贷表现仍偏弱,可能与消费习惯有关,加杠杆消费的意愿弱化。
l 货币供给降温
2025 年1 月M1 和M2 同比增速均有回落,其中,M1 同比增速回落与春节因素有关,节前企业发奖金活动带动企业活期存款向居民存款转移,2014 年、2017 年、2020 年和2022 年的春节所在日期与2025 年相近,这些年份的M1 同比增速均在1 月出现洼点。不过,从2025 年1 月开始,M1 统计采用新口径,将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1 统计中,使春节的影响有一定弱化,因此M1 同比增速回落可能依然与企业经营活力和资金活化程度不足有关。M2 同比增速回落与非银同业存款新规落地有关,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在2024年11 月29 日审议通过的《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要求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实际上相当于带动非银存款利率下行,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流出,拖累M2 同比增速。
总结来看,1 月金融数据呈现出一定积极态势,社融实现“开门红”,企业中长贷表现亮眼。展望来看,2025 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置,有望支撑社融继续同比多增;春节错月影响下,2 月M1 同比增速有望回升。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