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科技牛与资金荒
复盘与思考:
2 月17 日,股、债、黄金各有各的逻辑。民营企业座谈会结束后,股市中止盈力量与加仓力量激烈对抗,各大股指普遍呈现W 型的上涨趋势;债市依然苦于过紧的资金面,空头情绪集中宣泄使得各期限收益率集体上行,曲线演绎熊陡变化;随着金价屡创新高,国内外黄金价格先后出现调整,不过今日纽约金由跌转涨,而沪金则放量下跌。
复盘各类资产价格变化。股市,中小微盘成为领涨板块,中证2000、万得微盘股指分别上涨1.78%、2.42%;科技概念表现不弱,科创50、创业板指数上涨1.45%、0.51%;大盘板块稍弱,上证指数、沪深300 指数分别上涨0.27%、0.21%。债市,10 年、30 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3.0bp、3.8bp 至1.67%、1.89%,10 年、30 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0.13%、0.70%。
贵金属方面,沪金、沪银价格下跌1.33%、0.96%,但与此同时,纽约金、纽约银价格则上涨0.44%、0.24%。基建地产相关板块中,螺纹钢、沥青、玻璃价格上涨0.67%、0.68%、0.39%,铁矿石价格则下跌0.92%。
资金仍是左右债市情绪的关键变量。今日资金面开始闯第一关,政府债供给显著上量,单日净缴款规模达2430 亿元,占全周近一半。面对居高不下的流动性压力,央行依然选择净回笼385 亿元,或反映监管态度或仍偏严厉。体现在借贷成本上,资金利率再度高开高走,早盘非银隔夜利率为2.10%,尾盘攀升至2.45%。全天加权来看,R001、R007 分别较14 日上行5bp、6bp 至2.06%、2.09%。
资金偏紧,短端首当其冲,短债和存单跌出票息价值。1 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4bp 至1.42%,和3 年国债的倒挂进一步加深。据各行披露的18 日存单发行报价数据,9 个月内发行成本多数突破1.90%。如果从配置角度来看,1.90%+的3-9 个月存单、1 年期AA+城投、二永债可能都是不错的打底资产;如果从交易视角,3 年期可能是不错的博弈点位,或可逐步加仓。
曲线的另一端,资金情绪的“崩溃”蔓延至长端定价。早盘10 年、30 年国债调整幅度尚可,下午二者相对前一日收盘价的上行幅度一度收敛至1bp 左右;然而随后CNEX 资金情绪指数飙升至65+,券商与基金开始争相减持长债,长端调整幅度重新扩大。此外,根据第三方申赎数据,债券型基金开始被赎回,这可能也是加剧债市调整的因素。
综合来看,10 年、30 年国债的运行箱体有所突破,但由于突破速率较快,市场很快来到了1.70%、1.90%两个关键节点。考虑到当前正值年初配置窗口期,负反馈式调整的概率可能并不高,尤其是在本轮调整过后,超长国债、超长地方债的票息水平甚至可以重新匹配险资成本,我们依然维持越上越买的观点。
权益行情,日内宽幅震荡,一波三折。早盘高开,或与周末民营企业座谈会预期发酵&微信接入DeepSeek 利好相关。而后市场进入高开点位“保卫战”,行情涨至中午收盘前开始回落,下午万得全A 一度翻绿,随后则再度走强。直至收盘,万得全A 重新回升至开盘点位,收涨0.53%。
对于今日的震荡行情,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市场对午间回调时的应对方式。在大多数宽基指数均下跌时,科创50 和中证红利指数保持平稳走势。这意味着若后续行情难以为继,科技龙头和红利品种或是资金偏好的方向。二是午间的回调趋势并未持续,科技品种显著反弹,驱动行情企稳回升。这或与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相关,同时也反映出市场对科技行情仍然保持积极态度。
板块方面,机器人板块大幅上涨,万得宇树机器人指数大幅上涨5.89%。同时,算力板块大幅上涨,万得算力主题指数上涨3.01%。而AIGC 热度有所降温,万得AIGC 指数上涨0.22%,DeepSeek 指数上涨0.36%,跑输万得全A。
AI 主线情绪分歧加剧,机器人、算力等“第二主线”承接畏高资金。春节后AIGC 行情演绎至阶段性高位,尤其是DeepSeek 概念股集体大幅走强,即使部分公司澄清与DeepSeek 相关传言后,其强势行情仍然延续。而在上周五(2 月14 日),这些公司的表现出现明显分歧,指向部分资金开始担忧高位回落的风险。这一预期在今日进一步强化,DeepSeek 指数高开后大幅回调。而机器人、算力等题材则显著走强,指向畏高资金并未放弃对科技行情的热情,在AI 板块位置偏高时切换至热度次之的“第二主线”板块。
往后看,三月两会前的行情可能由两种演绎方式,一是短暂回调后继续反弹,二是继续上涨但斜率偏缓。
对于有持仓、同时能够承受一定波动的资金而言,或许可以考虑继续持有,以博取后续政策预期和科技产业新动向驱动的收益;而对于尚未进场的资金,当前上涨已进入“减速区”,买入后操作难度可能较大,继续观察或是相对稳健的选择。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